从床头柜中取出一块乌黑的楔形木块,坐在床边,陈舟掏出了匕首。
从1659年9月30日到1660年9月30日,整整一年时光飞逝,菠萝木块制成的“日历”用到了头,现在,轮到这块铁树木块登场了。
郑重地在木块最顶端刻下凹痕,又把玩了一会儿“遍体鳞伤”的菠萝木块。
稍微回顾了一会儿去年发生的几件大事和今年应该完成的重要事项,他拎起登山包,装上索具,把跟屁虫一样的来福赶回窑洞——这家伙最近越来越不听话,极有可能吓跑小羊羔。
陈舟孤身一人前往山另一端检查活捕笼和绳套陷阱。
……
10月1日睡的这一觉对陈舟生活的影响还是挺大的。
凌晨睡,下午醒,干完日常工作,太阳又要落山。
而且白天睡足了,晚上容易睡不着。
如果是在现代,刷刷短视频,看看小说,吃点零食,躺在床上不知不觉天就要亮了。
然后白天继续补觉,晚上继续睡不着,就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哪怕因为工作或学习强行板正作息,在后续的一两天内也会让人无精打采,干什么都浑浑噩噩,工作效率极低。
……
好在陈舟身在孤岛,没有什么消磨时间的方式,也没有兴奋剂一般的短视频或游戏刺激他的精神。
晚上躺在床上,吹灭灯,看着黑黢黢的窑洞,顶多挣扎三五分钟,也就睡着了。
……
出门时带了有玻璃罩的提灯,却忘了检查灯油。
已经走到山洞,陈舟突然发现手中提灯的光愈发黯淡,根本照不亮多大范围了。
拎起灯往里面一瞅,灯油竟然只剩浅浅一层了,别说坚持到他往返窑洞,就是能不能维持到捕羊场地都是个未知数。
暗自在心中骂自己粗心,他走进山洞,放下背包,取出布条,找了根遗落在洞中的木棍缠了个简易火把。
吹熄油灯,将灯油倒出,浸润布条后,他直接把这根未点燃的火把插在了山洞内。
眼下太阳还没落山,虽下着雨,室外却也不是完全黑暗,勉强还能看到路。
既然油灯中的灯油快要消耗殆尽,无法发挥照明作用,陈舟别无他法,只能利用最后一点燃料做一根回家的“接力棒”——
火把燃烧时间虽比不上苟延残喘的油灯,亮度却高得多。
在黑夜中走山路,光源的亮度远比持续时间重要。
……
继续赶路,放缓速度,看清脚下坎坷,陈舟做好了打算。
他想,若是活捕笼捉到了山羊,他就把山羊牵到山洞下的草地上,像驯化母山羊夫妇一样,将羊安置在这里,慢慢投喂盐粒,培养感情。
倘若活捕笼一无所获,且小雨停歇的话,他回来时就点燃这根火把往家里走。
要是小雨没停,反而愈演愈烈,他就把火把留下,在山洞中住一夜,待明天早晨再回家。
油灯“报废”,目前这个处理方式还算妥帖。
……
天光愈发黯淡,绵绵小雨挣扎了一整天,终于咽了气,不再滴落。
走了许久,身披皮蓑衣又戴着大檐帽,陈舟起初还觉得头疼,后来汗越出越多,竟觉得这因淋雨染上的疾病完全痊愈了。
不知道是不是热汗产生的错觉,反正暂时感觉不到头疼了,他顿觉轻松,步伐稍稍加快了几分。
即将抵达羊群所在的平台,远远地,陈舟便听见有“咩咩”的羊叫声传来。
那叫声远不止一只羊,接连不断,其中既有大羊粗厚的声音也有小羊尚显稚嫩的呼唤,且每声羊叫中都带着焦急的意味。
“嘿!成了!”
往常此时羊群早该动身离去,哪会留在山坡上过夜。
再说了,就算羊群留在山坡上,也不会无缘无故发出叫声,还是这种此起彼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