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个四合院都笼罩在一片恐慌之中。
然而,对于陈平安来说,这些小事根本不值得他多费心思。
此时的他,正全身心地投入到火箭炮的研发中。
在军工厂的一间特殊实验室里,陈平安正站在一块巨大的黑板前,快速地写写画画。黑板上密密麻麻地布满了各种复杂的公式和图表。
"制导系统是关键,
"陈平安喃喃自语,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我们必须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找到一种可行的方案。
"
他的手在黑板上飞快移动,不时擦掉一些内容,又重新写上新的计算结果。
旁边的工程师们都看呆了。虽然他们听不太懂陈平安在说什么,但是从他专注的神情中,他们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紧迫感和使命感。
"陈厂长,需要我们做些什么吗?
"一个年轻的工程师忍不住问道。
陈平安回过神来,笑着说:
"当然,我们要分工协作。你们负责火箭发动机和弹体结构的优化,我来搞定制导系统。
"
就这样,整个研发团队都动了起来。在陈平安的带领下,大家都干劲十足,争分夺秒地工作着。
军工厂里灯火通明,机器的轰鸣声彻夜不息。工人们三班倒,保证生产线24小时运转。
令人惊讶的是,仅仅几天时间,一门样炮就制造出来了。
当陈平安站在这门崭新的火箭炮前时,心中充满了自豪感。这是他穿越以来,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改变这个时代的武器。
"接下来,就是要把它安装到履带车上了。
"陈平安对身边的工程师说道。
很快,之前开发的全地形履带车被运了过来。经过简单的改造,这辆履带车完美地适应了火箭炮的需求。
在陈平安的指挥下,工人们小心翼翼地将火箭炮安装到履带车上。每一个螺丝钉,每一个接口,都经过反复检查,确保万无一失。
与此同时,其他配套设备也在紧锣密鼓地准备着。
通讯车上安装了当时最先进的无线电设备,可以保证在复杂地形下的长距离通信。
弹药车则是经过特殊改装,不仅能携带大量火箭弹,还配备了快速装填系统,大大提高了作战效率。
指挥车上装备了简易的计算机系统,虽然在现代人看来可能很原始,但在50年代,这已经是最尖端的技术了。
很快,一个完整的火箭炮作战单元就组建完毕了。
当赵部长来到现场视察时,眼前的景象让他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只见眼前停放着一排造型奇特的车辆,每一辆都散发着强大的气场。而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那门安装在履带车上的巨大火箭炮。
"这...这是...
"赵部长结结巴巴地说不出完整的句子,眼睛瞪得老大,仿佛看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东西。
陈平安走上前来,脸上带着自信的微笑,
"赵部长,这就是我们研发的新型火箭炮作战单元。
"
"作战单元?
"赵部长疑惑地看着陈平安,
"为什么一门火箭炮需要这么多配套设备?
"
陈平安笑了笑,解释道:
"赵部长,这可不是普通的火箭炮。它的射程,达到了200公里。
"
"什么?!
"赵部长惊呼出声,脸上的表情仿佛见了鬼一般,
"你...你说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