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建起自已的科技护城河;如果我们不能掌握它,未来几十年会被人从产业链上游掐住喉咙,寸步难行。”
他深吸一口气,目光坚定:“既然我知道这条路的重要性,那就必须走下去,哪怕从零开始。”
作为一个穿越者,陈平安明白,光刻机只是制造芯片的一个环节,整个芯片制造产业链所需的设备复杂到令人头皮发麻。
在这个背景下,龙国的工业基础薄弱,几乎所有关键设备都需要从零开始研发。
他摊开一张白纸,用钢笔快速写下了一串设备清单。这些机器的名字,在这个时代几乎没有人听说过,但它们将在未来几十年里,成为科技竞争的核心武器。
“芯片从硅开始。”陈平安在纸上写下这句话。硅是制造芯片的核心材料,但芯片所需的硅并不是普通的工业硅,而是电子级高纯度硅,纯度必须达到99.9999999%。
龙国的化工水平还不足以支持大规模的高纯度硅生产。他需要研发一套完整的多晶硅提纯设备,通过氯化法和区熔法提纯硅,确保材料的纯度达到芯片生产的要求。
高纯度硅需要被拉制成单晶硅棒,这需要设计一种称为“直拉法(Cz法)”的单晶炉。这种设备能将多晶硅熔化后,通过控制温度和旋转速度,拉制出直径均匀的单晶硅棒。
单晶硅棒必须被切成薄片,称为硅晶片。这需要一种高精度的切片机,能够将硅棒切成厚度均匀的圆形薄片,并进行后续的抛光和清洗处理。
“光刻机是重点中的重点。”陈平安用力在纸上圈出了“光刻机”三个字。他知道,这台机器的研发涉及多个领域的技术突破:
光刻机的核心是光学镜头,用来将电路图案投影到硅片上。陈平安规划了一个光学研发团队,专注于高精度镜头的制造。
解决方案:从显微镜技术入手,逐步提升光学镜头的分辨率,并尝试使用汞灯作为光源,逐步向未来的深紫外(duv)技术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