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就在滴灌技术和杂交水稻的推广如火如荼之际,陈平安的目光已经转向了下一个目标——化肥技术。
一次内部会议上,农业部的官员们正在汇报滴灌技术和杂交水稻的推广成果。数据看起来非常漂亮,可陈平安却面色凝重。
“滴灌和杂交水稻确实解决了很多问题,但大家别忘了,粮食产量的另一个核心因素是肥料。”陈平安站起身,指着黑板上的数据说道,“没有足够的化肥支持,滴灌和杂交水稻的潜力根本发挥不出来。”
会议室里一片安静。有人点头,表示赞同,但也有人皱起眉头。
“陈主任,您这话没错,可现在的化肥产量也不算太差,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提出化肥技术的升级?”一位官员试探性地问道。
陈平安冷笑了一声:“不算太差?你们知道咱们现在的化肥利用率有多低吗?农民施肥一亩地,能被作物吸收的不到一半,剩下的全都浪费了。浪费了肥料不说,还污染了土地和水源。你们看看北方那些盐碱化的地,十年后还种得出东西吗?”
“可是……”另一位官员犹豫了一下,“陈主任,现在咱们国家的粮食问题已经基本稳定了,工业化才是重点。化肥的事情,晚几年再说也不迟吧?”
“晚几年?”陈平安眯起眼睛,语气冰冷,“晚几年,咱们的土地就废了。到时候,滴灌和杂交水稻再先进,也救不了咱们的农业。”
尽管陈平安的观点有理有据,但他的提议还是遭到了不少人的反对。
“陈主任,我还是觉得,现在应该把资源集中到工业化上。”一位工业部门的代表在联合会议上说道,“农业问题不是已经快解决了吗?再搞化肥研发,会不会分散太多资源?”
“对啊。”另一位官员附和道,“化肥厂的建设投入太大,周期也长,咱们现在正是搞工业化的关键时期,粮食够吃就行,没必要再折腾了。”
甚至有些人私下议论:“陈平安这人是不是太较真了?粮食问题刚缓解,就又折腾化肥,搞得跟农业是唯一重要的事情似的。”
陈平安听着这些质疑,脸色却依旧平静。这种阻力在意料之中。
一天晚上,陈平安带着助手小李来到实验室。他在桌上摊开一份技术草图,上面画着一套改进版的化肥生产工艺。
“主任,这是什么?”小李好奇地问。
“这是一套高效氮肥的生产技术。”陈平安指着图纸说道,“它能够显著提高氮肥的吸收率,同时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如果能把这套技术用到化肥厂上,咱们的粮食产量还能再提升一大截。”
“可主任,现在那么多人反对,咱们还能搞下去吗?”小李担忧地问。
“他们反对,是因为他们短视。”陈平安冷笑了一声,“滴灌和杂交水稻只是开始,农业技术的升级是个系统工程。没有高效化肥,再好的种子和灌溉都只是暂时的解决方案。”他顿了顿,目光坚定地说道:“咱们龙国想要真正摆脱漂亮国的粮食霸权,不只是要解决眼前的问题,而是要从根本上建立一个完整、先进的农业科技体系。”
尽管受到了内部的阻力,陈平安还是在高层的支持下,推动了一座示范化肥厂的建设。这座化肥厂采用了陈平安设计的高效生产工艺,不仅生产效率提高了50%,还显著降低了污染排放。
为了验证效果,陈平安再次结合滴灌技术和杂交水稻,在试验田里进行了一次大规模实验。这次实验的结果震惊了所有人——使用高效化肥的地块,粮食产量比普通化肥高出30%,而且土地的肥力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这一次,连那些反对的人都哑口无言。
当龙国的高效化肥技术被公开后,全球再次为之震动。
漂亮国的农业专家在一次会议上愤怒地说道:“他们怎么可能连化肥技术都领先了?这简直是要彻底颠覆全球农业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