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的连长也很懵逼。
他就是按照建筑图开工的,对于能够打造全军第一个合成营的基地,他是真的觉得非常的荣幸。
甚至觉得这很可能就是他这辈子,做过的最牛逼得一件事情。
结果到了验收的时候,一百个人的连队变成了一百三十个人,并且还要多搞一大堆的训练场。
这让他无可奈何!
可是现在特侦连营区都已经竣工,把它推翻重建是根本不可能的,那就只能在该基础上进行改造。
于是乎。
陈军代表的工作组一行人,只能立刻前往工兵连的临时营地,和工兵连的连部众人进行了紧急磋商。
从中午一直讨论到晚上,讨论的时间超过了四个小时。
最终讨论出的两个方案。
首先的第一个方案是扩建,也就是在现如今特侦连营区的规格上,再给它加一个排的配置进去。
然后再去营区周边的空地上,挑选相应的位置修建其他训练设施。
这个方案的优势是速度更快,可以在尽可能最短的时间里完工,不耽误接下来的人员入驻。
缺点也很明显。
那就是后续可能会有一些隐患。
修修补补出来的东西确实能用,可它的使用感受肯定没有全新的好,后续必然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
以一百人为规格设计的营区,住进去一百一十人就饱和了。
而原本钢七连加上连部人员,基本上也就是这个人数。
现在经过各种修修补补之后,强行住进去将近一百五十个人,根本无法保证所有细节全部到位。
就比如厕所坑位够不够?
储藏室的储藏空间够不够?
洗漱淋浴的位置够不够用?
训练场能不能展得开?
……
等等这些现在都没法确定,问题只有等后面真的投入到训练中之后,在使用中才会慢慢的显露出来。
第二个方案是新建!
相当于地球和月球这种模式,在特侦连的旁边再重新修一个营区,专门提供给特战排来使用。
两者分开,却又紧密相连。
缺点就是非常的费时间,按照陈军的标准打造,起码得要一个半月的工期。
毕竟陈军想要打造的特战训练场,大家在会议上听的就已经云里雾里,完全是他们没见过的东西。
修建这些从没有修建过的设施,肯定是会更加的费时间。
加上前面几天还没法动工,必须等陈军把设计图拿出来,他们才能按照设计图正式开始动工。
预计一个半月时间的工期,已经是非常的极限。
且费用又得增加一大笔。
集团军能不能够批得下来,需要多久才能批下来都是未知。
优点就是不会影响合成营入驻,所有工作都可以按原定计划那班,按部就班有序的入驻基地。
多出来的这个特战排,暂时可以安置在钢七连老营区。
等新基地这边的营区建造完毕,到时候特战排再转过来,就能够无缝对接,迅速融入到合成营体系中。
副团长周辉民和工兵连的连长,他们俩都比较倾向于扩建。
这样能够快速完工,也更加的省军费。
陈军能够理解他们俩的心情,毕竟合成营第二阶段非常的关键,上到集团军下到连队的士兵,都在眼巴巴的看着。
如果这个时候闹出幺蛾子,说要再花一个多月新建营区。
还真不是个好兆头!
可陈军也有他的想法和顾虑,他更加倾向于新建,现在多花点心思,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
宁愿前面多辛苦,也不愿后面出麻烦。
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两方意见,谁也没有办法说服对方,这也不是件小事,不能够轻易的决断。
想着正好快要到了晚饭时间,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