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其他类型>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第237章 受命于天!贾诩:若我投奔刘备又会怎样?欲破寿春,先破袁曹!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7章 受命于天!贾诩:若我投奔刘备又会怎样?欲破寿春,先破袁曹!(2 / 3)

大老远跑去淮南,帮那八竿子也打不着的吕布解围,咱们凭什么听他的?”

“父帅,儿以为这道密诏,父帅该当婉拒。”

未等贾诩开口,一位二十多雄,英武雄健的年轻武将拍案而起,便抢先一步否决。

马腾眉头微皱,不悦道:“孟起,先莫要急着下定论,先听听文和意思。”

年轻武将咽了口唾沫,只得重新坐下。

贾诩捋着半白细髯,淡淡道:“老朽的看法,倒与孟起将军不同,老朽以为将军你当奉此诏!”

马腾面露困惑,示意贾诩说下去。

“首先,这是天子诏令,将军你身为大汉前将军,奉诏出兵乃是为臣本份。”

“其次将军此番出兵,是去解淮南之危,并非是与袁绍为敌,于袁曹之争仍可属于中立。”

“再者曹公所以去救吕布,是怕为刘备夺得淮南,两面受敌而败。”

“曹公若败,则袁绍必得中原,介时其雄踞两河,天下将无人能再与之抗衡,袁家兵锋随时将转向关中。”“当年董卓杀袁氏五十余口,袁绍对我们西凉人有多恨,想必将军伱也心知肚明。”

“难道将军当真想看到,曹公被袁绍刘备南北夹击,为袁绍所灭不成?”

贾诩洋洋洒洒,列出了三条理由,力主奉诏。

尤其是最后一条理由,听得马腾是后脊发凉,狠狠打了个寒战。

“文和言之有理,若袁绍得中原,我西凉人皆死无葬身之地也!”

“天子这道密诏,我必须要接,帮曹公就是帮我们西凉人自己,就是帮我马氏一族!”

马腾一拍案几,做出了决断。

尔后目光向马氏众子弟一扫,喝道:

“子岳听令,吾命你率三千马家军,即刻由潼关前往许都,听从那曹家大公子的号令行事。”

“侄儿遵命!”

马氏子弟中,一位年轻武将起身,慨然领命。

贾诩暗松了口气,目光望向了淮南方向,眼中掠过一丝微妙神色。

“倘若当年我听闻张济覆灭,没有折返回关中,而是继续前往南阳,去投奔了那刘备,又会是怎样结局呢…”

寿春城南,刘军主营。

一座沙盘已搬在了中军帐内。

沙盘上,将寿春城的布局图,以及刘军四面围营,皆是等比例堆彻在上。

“袁术初至淮南后,曾对寿春城有过一次修筑,僭越称帝后,又强征万余民夫,对城墙进行了加高加厚。”

“吕布取代袁术,占据了寿春后,虽未大规模修筑,却在原有的基出上修修补补,增设了不少箭楼之类防御工事。”

“以辽对寿春城的了解,此城就算不是天下第一坚城,其坚固程度也绝对名列前茅。”

作为吕布旧部,张辽对寿春城的虚实,自然是了如指掌,当即指着沙盘详细描述了一番。

“吕布虽几番惨败,但手中还握有一万余兵马,守城应该是足够了。”

“而以陈宫的智谋,必会将我们所有攻城手段,全都考虑进去,提醒吕布做出相应的防范。”

“就比如有细作传回消息,称吕布已在城墙内侧,掘出了近丈许深的一条壕堑,显然是防范着我们偷掘地道入城。”

“故以统之见,倘若吕布决心死守,我们想强攻破寿春的话,难度可以说极大。”

“纵然强攻破城,我军只怕也要损失惨重,乃是一场惨胜,实属得不偿失。”

庞统跟着一番分析,将攻城的难点道破。

接着轮到陆逊上前,指着沙盘道:

“寿春城确实坚固,逊与士元商量过,强攻实非易智之举。”

“但此城也并非无懈可击,其软肋就在于粮草不足,最多只能支撑三个月左右。”

“故逊的意见是,我们可对寿春围而不攻,等城中粮尽,军心瓦解之时再行攻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