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佐之才,但也要有施展的舞台,有机会向刘备及在场大汉精英们,展示自己的才华才行。
否则就算老刘要重用,众臣们也是不服你呀。
萧方就借着伐秦之议,让法正有一个契机,展示自己的智计格局。
法正素来自信,见萧方给他机会,当下也不拘紧,大大方方便往沙盘前一站,抬手便是一指:
“臣以为,伪秦虽有四州之地,但其精华不在益州,不在并州,也不在凉州,而在关中!”
“欲灭伪秦,必取关中,关中若得,则伪秦必亡。”
“然关中乃四塞之地,东有潼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南有武关亦乃雄关险隘。”
“如今曹操又得袁氏并州,关中之北又有并州为屏障,可确保北面无危。”
“依常理,陛下若要伐秦,则只有破潼关或武关杀入关中。”
“但这两座关城皆是险峻异常,易守难攻,曹操也定然会屯以重兵防御。”
“我大汉国力虽强于伪秦,可调动的伐秦之兵也数倍于伪秦,但曹操依托这两座关城的地利之险,便可轻松补弥国力兵力上与我大汉的差距。”
“倘若陛下按照常理,集结我大汉倾国之兵,从潼关武关一线对关中发动进攻,只怕想要破关而入是难如登天。”
“仗打到最后,势必会打成一场僵持不下的持久战,打到我们士卒疲惫,粮草耗尽,不得不无功而退。”
“所以臣以为,从潼关武关一线进攻关中,乃下下之策!”
法正指着沙盘,口若悬河的剖析着利弊。
刘备也好,诸葛亮,田丰等众臣也罢,听得法正这番论断,皆是微微点头。
法正所说,正是先前他们几次商讨后的共识。
能有这般见解,足可见法正智谋不俗,令众臣渐渐为之刮目相看。
刘备遂是问道:“那孝直以为,不从潼关武关攻取关中,又当从何处下手?”
法正等着就是刘备这一问,手立时向关中北部移去。
“臣以为,关中的软肋,就在于并州!”
“并州与关中相接,其河东郡至关中之间,可谓一马平川,中间只是相隔一条黄河而已。”
“倘若我们能先收复并州,则首先等于斩断关中一臂,解除了伪秦对我河北居高临下之威胁。”
“其次拿下并州后,我军便能由河东向西,渡黄河从北面杀入关中平原。”
“黄河再险,也险不过潼关,我军由河东渡河攻入关中的难度,要远小于由潼关攻入关中的难度。”
“故臣的方略是,陛下以我主力汉军,于潼关一线吸引曹贼率伪做主力拒守,令其无暇分兵。”
“陛下可另遣一员大将,由河北向西一举攻取并州!”
“待并州拿下,两路大军便可会师于河东,一鼓作气打过黄河,杀入关中!”
“如此,则曹贼精心构建的关中防御,必将土崩瓦解!”
“关中可破,长安可破,伪秦可灭也!”
法正口若悬河,指点江山,将自己的灭秦方略展现了出来。
大殿之内,一片沸腾。
刘备眼眸瞪大,紧紧盯着沙盘,品味着法正所说,眼眸中渐渐涌起惊喜。
其余谋臣武将,无不是拨云见月,仿佛为法正的方略,霎时间打开了格局。
唯有萧方,只是淡淡一笑,微微点头以示对法正的欣赏。
这个法正啊,不愧是老刘历史上的谋主。
这套先取并州的伐秦方略,可以说与他是不谋而合。
在萧方的记忆中,历史上由关东进攻关中,就没有几次是从潼关打进去的。
早在战国七雄之时,魏国率先崛起,压着秦国打,每每也是从河东攻入关中。
初唐李渊取关中,也是由并州南下,先取河东,尔后由河东轻松西渡黄河,杀入关中。
哪怕是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