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家。”
“皇权大削,天子被架空,朝廷州郡充斥着徒有虚名的所谓士家‘贤士’,更不乏野心勃勃之徒,寒门庶族又报国无门,对朝廷怨声载道。”
“试问,国家若到了这般地步,焉能不亡?”
萧方声色俱厉,将这九品官人法的恶果,摆在了老刘面前。
听到最后,刘备倒吸一口凉气,惊出了一身的冷汗。
尽管他用人不疑,尽管他对臣下极为信任,也乐得放权给臣下。
但他毕竟乃天子。
哪怕再胸怀四海,气度非凡的皇帝,听到“天子被架空”这几个字,岂能不惊出一身冷汗?
这可是古往今来,别管明君还是昏君,所有天子共同的逆鳞!
田丰,法正等原本主张推行九品官人法的大臣们,听得萧方这一番剖析,无不是脸色惊变,皆是倒吸凉气。
“陛下,还是丞相深谋远虑,洞察秋毫!”
“如此看来,这九品官人法确实有着巨大隐患,若真推行下去,长远来看确实于国有害!”
“陛下,臣收回臣方才的主张。”
法正虽然心高气傲,却并非不明事理,错了便果断的立正认错。
“丞相之深谋远虑,臣自愧不如呀。”????“这再好的选官之制,若是有伤于天子皇权,臣以为也断然不可行。”
“如此看来,曹操推行此法,亦不过是为笼络士家豪姓人心,实则乃鼠目浅光之举。”
“陛下神武雄略,乃是要再开创我大汉百年盛世的明君,凡事自当为子孙万世长远计,岂能学曹操那般短视!”
“这九品官人法,臣以为断不可行!”
田丰亦改变了力场。
他素来刚毅正直,虽出身士家豪姓,却首先不忘自己乃是刘备的臣子,大汉朝的臣子。
这九品官人法虽对士家有利,却有损于刘备这个天子的权力,对大汉朝长治久安有弊端,田丰自然优势选择为天子朝廷考虑。
他并没有以私废公!
当然,眼前这班大臣,也并非人人皆似田丰这般刚正秉公,事事以天子朝廷为先。
有人改变立场,但也有不少人,选择了沉默。
没办法,萧方都站出来说了,这九品官人法推行下去,将来会使大汉朝有亡国之祸,会架空天子!
这时候谁敢站出来反驳萧方?
“还是景略看的更深远周详,如此看来,朕确实不能学曹操的鼠目寸光。”
刘备重重点头,尔后却又眉头仍皱:
“可察举制已废,又不能推行这九品官人法,那朕当以何制来与曹操针锋相对,争夺人心?”
众臣沉默了下来。
诸葛亮也好,法正也罢,亦或是田丰,一时皆眉头深锁,思索不出个万全之策来。
大殿之上,本是热议的气氛,不由沉寂了下来。
“邓艾,把我叫你带的那东西,献给陛下吧。”
萧方向不远处侍立的小书僮吩咐道。
书僮的名字,确实是邓艾。
就是当年老刘平定荆州时,归降有功的刘表旧将邓济的儿子。
这孩子也算与他有缘,邓艾的名字,还是在邓济的请求下,由他所赐。
如今多年已过,当年那个襁褓中的婴儿,如今已长成了七八岁的少年郎。
萧方知邓艾天资聪颖,有名将之姿,将来必为大汉栋梁之才,得好好培养才是。
于是在老刘称帝之后,他便向邓济提出,将邓艾带在身边,做自己的侍读书僮。
邓济一听,自然是惊喜若狂,受宠若惊。
那不是别人,可是萧丞相啊。
天子之下,大汉丞相,百官之首,再世谋圣!
萧丞相主动要让你儿子做书僮,这是赏识你儿子,有意要栽培你儿子呀。
这要是跟了萧方左右,受其指点教导,哪怕学得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