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其他类型>大明1566:摄政天下> 160.第160章 老规矩:祖宗成法不可改!(1500月票加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60.第160章 老规矩:祖宗成法不可改!(1500月票加更)(2 / 3)

就能禁绝贪腐,就能让朝廷钱粮增多,就能让天下太平。

一位次辅,一位辅臣,先后发言。

陪站在现场的袁炜,却是坐蜡了。

他的官场仕途,是从翰林院开始的,然后从礼部尚升入内阁的。

想了一下。

袁炜这才先是看了严绍庭一眼,面露抱歉。

随后低声开口道:“陛下,祖宗成法,轻易不可改。”

说完之后,袁炜就将脑袋深埋胸口。

这事就不是自己能参与的啊。

皇帝刚刚还不如说一句,内阁和严润物留下,袁炜出去。

自己待在这里,现在不就是活受罪嘛!

而帷幔后的嘉靖,依旧没有出声。

严嵩眉头皱紧。

盐政如何,这件事情大孙子可没有和自己说啊。

这小子,平日里有些想法,直接圣前奏对也就罢了。

这等干系祖宗成法的事情,竟然也不跟自己说。

严嵩心中有些纷乱,最终只能开口道:“陛下,徐阁老说严绍庭是要改制,但刚刚严绍庭却只是提到盐政余盐一事,尚未明说究竟要如何办,不如让他说完再议?

若当真是有改制一说,则不可轻言。若只是于盐政余盐一事上,有所新策,用以弥补盐政积弊,提振盐课岁入,陛下和内阁觉得可行便行之,若不可行便废之。”老严头现在心中那是一团乱了。

但到底是在内阁首辅位子上待了几十年的人,看似一番和嘉靖的奏对,却又是在提醒大孙子。

不要提改制!

只说新策!

嘉靖现在也很头等。

所为祖宗成法的强大,他当年可是亲身经历过一遍的。

但若是严绍庭提到的余盐一事,真的能为朝廷带来更多的盐课岁入呢?

刚有这个念头,嘉靖便在心中连连摇头。

这不是钱粮的问题了。

可是他又想到严绍庭今年给朝廷弄来了数百万两银子,以及定下以后每年都能为朝廷带来千万两收入的良策。

嘉靖此刻心中便犹如多了一只猫,正在不停地挠着他的心。

“严阁老所言极是。”

又是这一句,所有人都极为熟悉的言论。

嘉靖将锅扣在了严嵩的头上,却也算是认同了让严绍庭继续说下去。

严绍庭则是眉头皱紧。

他直到大明文官们惯用的所谓祖宗成法不可改,到底是怎样的。但没有想到,自己只是刚刚提出一点余盐的事情,就能立马引来这么大的反应。

这些人,防范更改所谓祖宗成法的敏感度,当真是不低啊!

严绍庭低下头。

“回禀陛下,臣未曾言要更改祖宗成法,也未曾言要改制。”

这句话,他说的很慢。

表明态度,自己并不是在改制。

同时也在重新整理自己心中思考的问题。

果然。

在听到严绍庭的回答之后,严嵩整个人都送了一口气。

帷幔后的嘉靖也是同样的放下心。

徐阶却依旧是精神紧绷,唯恐严绍庭会在接下来的话里钻空子挖坑。

打量了一眼众人的反应后。

严绍庭才继续开口。

“臣复阅国朝盐政,国初朝廷委官稽考,以四百斤为一引,官府给米一石与盐户,亦可以最低米价为准,兼给钱钞,用于盐户工本。”

“而后,朝廷渐渐取消给米,而全给钱钞为盐户工本,至洪武十七年,两淮、两浙盐户工本为每引给钞两贯五百文,亦是不少。然,国朝钱钞至今,贬值无数,钱钞给支却不增,盐户工本收益锐减。”

“其后,盐户为增添家用,产盐增多,超过朝廷定额盐课盐引数目。于是,余盐出现。以致朝廷正盐以外,另有掣割余盐、残盐、零盐、所盐种种。”

“洪武初年,朝廷规定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