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一事,便临驳之于触犯祖宗成法。
“臣惶恐!
“臣非经年老吏,为官得幸,满腔报国之心,以报陛下隆恩。
“臣惶恐!
不敢言革新诸事,动荡朝野,乃至牵连家人,累及陛下圣明。”
鞭完了前宋和司马光后。
严绍庭再有言语,已经是满面涨红,双眼无尽憋屈。
此刻落到嘉靖的眼里。
是什么?
这就是一个一心一意为报君恩,为大明江山社稷着想的大明朝五好青年官员,却因为朝野积弊,而无能为力啊。
多好一孩子。
每天都想着如何报效自己。
却又无可奈何。
已经记录完毕的吕芳,更是放下手中墨笔,擦了擦眼角的泪水。
严侍读公忠体国啊!
就和俺们这些阉人一样,满心都是为了主子爷,可身在朝堂,却又不能随心而行。
主子爷这么多年默默承受着憋屈。
严侍读如今亦是如此。
嘉靖无声一叹。
目光中带着几分复杂,看向了严绍庭。
“至诚至孝。”
“当是朕之润物!”过往种种,在嘉靖脑海中一一浮现。
正德十六年四月二十一日,从湖广安陆踏进北京城的他,也是锐意昂扬。
可是后面所发生的一切,也让他如同此刻的严绍庭一样,满是憋屈,无处可说。
但是呢。
嘉靖也想到了严绍庭刚刚所说的前宋熙宁新政,一等宋哲宗上位,重用司马光,便新政全无。
嘉靖心中不由的多了几分感慨。
自己如今又剩几载岁月。
便是自己如今寻了改制革新,可等大明朝的新帝即位,自己所行革新,又能否存留下来?
若到时候一纸废黜。
岂不是在说,自己所行革新,实乃荒唐事?
便是自己那时已经驾崩就陵,却也要背上一个骂名。
嘉靖的眼里闪烁着几道精芒。
他看向严绍庭,长长一叹。
“让爱卿受委屈了。”
“起来吧。”
严绍庭虽然明知结果,但听到这句话,终究还是心中暗暗一叹。
老道长终究还是不敢改制革新。
在他看来,自己如今言及革新,是为了忠君报国。
那委屈,自然就是他严润物受了。
严绍庭拱手起身,颔首低头:“臣不委屈!臣只是不愿陛下受辱,不愿我大明江山,祖宗社稷,陷入绝境。”
嘉靖摆了摆手。
“爱卿所做亦是甚好,不必自责。”
“朕……”
嘉靖有些犹豫,目光在殿内扫过。
随后,他才接着开口出声。
“方才你多有言及历朝变法,引之本朝,虽……但于改制革新之事,想来心中定是已有腹稿。”
好奇。
嘉靖虽然不愿意推行革新,但终究还是好奇,想要知道严绍庭所准备的革新改制,又到底有哪些。
严绍庭也是愣了一下。
怎么着。
你老道长不愿意革新,还要听一下我的革新之法?
这不是白嫖嘛!
但自己这些时日在朝中所经历的,加之一点点整理出来,加之借鉴后世之法,所总结的那些革新之法,却还是在脑子里过了一遍。
但严绍庭却不打算说。
甭管是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火耗归公,还是文武吏治、重整京军、开海行商,更不要说取消功名优待、取消宗室特权、改革选官制度。
哪一条现在说出来。
自己和老严家,都可以准备好打包行囊,一起滚回江西老家了。
不过自己今天在老道长这里大演一番,除了诉苦,可不就是为了能弄点好处。
严绍庭觉得自己刚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