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其他类型>大明1566:摄政天下> 372.第369章 控制世界的经济学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372.第369章 控制世界的经济学(2 / 4)

会平白拉高物价,增加百姓负担。

而这个说法,其实对于嘉靖和张居正来说,并不是什么难懂的点。

嘉靖更是皱眉道:“朝廷历来都有旨意,不许民间私藏金银,更不许重陪葬,将金银埋于地下。但我中原风俗如此,又岂能一时改变?”

严绍庭摇了摇头。

“回禀陛下,臣说的流通,并非是要让我朝内部钱财流通,而是用往后必然会越来越多的钱钞,转为各类货物,流通与海外。”

这话立马引起了张居正的注意。

他当即不由开口:“如何操作?以货物流通海外,又是何等道理?”

严绍庭侧目看了一眼张居正。

随后则是看向上方的老道长,继续解释:“微臣以为,朝廷若简单颁行旨意,很难改变当下国中局面。但朝廷却能从上而下的推动事情,使我朝能多产各类货物。”

说到此处,严绍庭的脸上流露出一抹浓郁的自豪。

他器宇轩昂,自信满满道:“放眼天下,诸国林立,唯我大明可傲视天下,我朝所产之物,皆为诸国竞相追逐。一件官窑瓷器,便能引得诸多外商趋之若鹜,而若这瓷器之体型越大、规格越高,则外商愿以万金购之。更不要说,我朝所产那些精美绝伦的丝绸、漆器等物。微臣望遍诸国,无一国能有之。而这,也必将成为我朝称霸天下的真正利器!”

这一刻。

严绍庭就是这么的自信。

因为。

他所说的,就是事实。

当下这个时候,就是独属于中原的销售市场。

严绍庭接着语气放缓:“而我朝虽然地大物博,可却也有众多事物,非我朝能产。诸如南洋香料、西洋宝石,更莫说我朝一直紧缺的易于开采的金银铜铁,乃至于是山中巨木。

“朝廷只消以政令推动,鼓励我朝民间大肆生产成品,进而通过如今已经通商的海路,将我朝所产之物运往海外诸国,再与当地换成我朝所需的一切原料,将其带回。

而这其中,必然也是我朝占据上风。一旦此事操办得当,不需要多少年,可能只需要三五年海外诸国就会变得离不开我朝,往后必将纷纷仰仗我朝鼻息而生。”

贸易限制。

这才是严绍庭真正想说的事情。

用贸易的垄断,来真正控制海外诸国,从而用大明大量生产的物品来控制这些地区,去大肆掠夺那些原材料。

一旦这件事情做成。

至少放眼望去,将来的几十年里,大明都能成为控制这个世界的唯一的国家。

严绍庭停顿了一下,换了一口气,而后笑着说:“陛下,这才是微臣想说的流通之法。”

道台上,嘉靖还在思考着这件事情其中利弊和可能。

而张居正已经是醒悟了过来。

一旦这件事情真的做成。

那么什么变法革新,都将不再会有阻力。朝廷当下之所以会有这么多针对变法革新的阻力,完全是因为中原的利益早就已经被所有人分好了。

谁也不愿意让出自己手上的那一份利益。

可若是按照严绍庭说的这个法子,那么只需要将这件事做成,日后海外的利益将必然会超过中原内部能产出的利益。

甚至……

或许有朝一日,天下百姓都将不需要再缴纳田赋!

因为朝廷完全可以靠着海外的利益,来供养天下!

那才是真正的耕者有其田的大同世界啊!

不!

张居正很快就否定了自己心中的设想。

因为不只是如此。

而是真到了那一天,可能天下百姓都将会舍弃耕种田地,转而去生产那些能销往海外的事物。

土地,也就真正变成了不值钱无人问津的东西了。

中原千年之困,似乎真的有了一个可行的解决之法。

张居正心中满是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