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其他类型>大明1566:摄政天下> 373.第370章 总督海务大臣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373.第370章 总督海务大臣(2 / 4)

海外若遇当地百姓无钱购买,可用任何有价之物购换,我朝商贾将货物带回于市舶司所开兑市与其他商贾兑换。

三策我朝派遣使臣自当再派属官、兵丁辅佐护卫,可考察一地原料是香料、木材或矿石等物,使当地可用数量最多一物与我朝商贾所携货物兑换,朝廷从中取价采购,给予商贾金银钱钞方便行事。”

若是有后世人在场的话。

定然会惊呼,严绍庭此刻所说的头一策,可不就是满满的鹰酱外交做派。

而至于第二策和第三策,就是大宗期货交易和以物易物的法子。

嘉靖却是皱眉,面带迟疑道:“朝廷派遣官员常驻海外诸国?此举,我中原历朝历代可从未有过。”

嘉靖的话说的没有错。

虽然中原历朝历代都有官员出使,但却从来都没有常驻一地的事情。

严绍庭淡淡一笑:“但诸国却有派遣使臣常驻我朝的事情,现如今还有不少番邦小国使臣待在京中。虽然我朝若是常驻使臣于海外诸国,但其形势却是不同的,这些官员需要掌握诸国情形,更需要配合我朝官民通商各地,而若是一国发生动乱,更需要尽快禀报朝廷,届时我朝壮大的水师战船便能立即抵达平息动乱,宣扬我朝王道仁义。”

熟不熟悉?

若是有后世人在场,肯定会狂点头。

严绍庭的说法,那可是街边孩童都见识过的。

不过。

似乎是想到了老道长的顾虑,在老道长尚未开口前。

严绍庭便已经抢先说道:“当然使臣安危最是重要,微臣谏言可从五军都督府及军中选拔识文断字的有学之辈,再辅以征辟待官生出海坐镇一国,为我朝盛世效力。”

指望朝中那帮现有的官员们能作为使臣出国常驻一地?

那可是要了那帮人的命。

在这些人看来,谁成了要出国的使臣,那就是被皇帝发配流放的事实。

不!

比之发配流放还不如!

因为发配流放还可以在大明境内。

出国当使臣?

连大明在哪个方向都不知道!

但启用五军都督府和军中的人就不一样了。

这帮人说到底还是一个军令如山的性子,更何况军伍中人出镇海外使臣,也能更好的维系大明的利益。

毕竟,军伍中人就算是识文断字的有学之辈,那也多少都是个暴脾气。

更何况。

严绍庭想了想,若是自己没记错的话,某一个时期其实也是大量的以军中人充当使臣的。

嘉靖还在思量着这件事情的轻重缓急和利弊。

吕芳瞅了两眼,便惊叹着开口道:“主子爷,这可是个好法子啊。若是让咱们大明军中之人出镇诸国,最是能护着咱们大明出海通商的百姓了,咱们大明在外面的腰杆子也定是硬邦邦的!”

这话虽然看着是夸明军。

但其实也是在告诉嘉靖,朝廷里的文官出国常驻一地是个不可能的事情。

只是嘉靖却没有立马开口,而是罕见的面露郑重,沉吟着思量当下这个问题。

严绍庭也不急切,反倒是好整以暇的扭头看向旁边还跪在地上的张居正。

原本在自己的计划里,这件事情还需要往后放。因为还是那句老话。

攘外必先安内。

朝廷当下还有各种问题存在,远没有达到能上下一气做这件事情的时候。

但既然张居正愿意冒头,那这个担子不妨按在他肩上。

至于功劳?

只要这个法子是自己提出来的,而自己又是最懂这件事情究竟该如何操办的人,那么功劳就不会少了自己一份。

而张居正也看到了严绍庭正在盯着自己。

他的眼里露出了一抹感激。

因为若是自己猜的没错,这件事严绍庭必然会举荐给自己。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