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其他类型>大明1566:摄政天下> 416.第411章 南京城里起暗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416.第411章 南京城里起暗流(2 / 4)

着腊月里飘雪。可若是往外扩散,山林渐渐变得悉数,树木被百姓们砍伐切割,化作冬日里的炭火,地面上积雪的痕迹也就变得越发的少。

等到了有人烟的地方。

除了积水潭结着冰,便很少能看到冬日的模样了。

自七千年前,便开始有人类活动痕迹的钟山脚下。

坐落着一座六朝王都、千年城池、天下文枢所在的石头城。

在这个冬日里。

却显得格外的火热。

作为帝国开国之初的国都,二百年的陪都。

南京城有着属于自己的荣耀。

同样,也拥有着属于自己的运转模式。

大明在长江以来的统治,几乎全部都要依托南京城里的六部五寺以及留守司守备勋臣、镇守太监。

更不要说,南京兵部及留守司守备勋臣执掌江南数十卫所、数十万大军。

另有南京吏部对江南各省府官员考功,工部执掌江南一切工程营造。

而在所有的官府衙门里。

尤以南京户部最为权重。

除了众所周知的南京户部掌管江南钱粮财税征收事宜,还另外掌握漕运及天下盐引堪合,以及明面看着并不重要却又干系国本的黄册管理事宜。

因此。

哪怕是民间常说,官至南京,形同发配。

可在朝廷内部官员群体看来,南京不过是一个过渡和暂时蛰伏的地方而已。

尤其是在这些年朝廷越来越重视财税问题的时候,执掌江南财税重地的南京城也就越来越重要。

高燿是户部尚书不假。

可真要是南京户部尚书开口,将江南夏秋两税及漕运、盐务停摆几日,那么高燿就得头疼的睡不着觉。

正因为南京城比之旁人所见更为重要。

所以南京城里的人们,对于朝堂内外的动向和消息也格外的敏感。

这几日。

城外龙湾码头不断的有官船、商船自北方而来。

虽然这个时候运河已经停运,但若想走还是能走得通。

更何况,还有官道驿路可以供人们选择。

北京城里的消息,便是如此进到了南京城里。

南京镇守衙门。

就坐落在皇城西南角,与原南京东厂、西厂并列。

几名身着内侍太监服饰的宫人,低着头小步快频的自西安门到了守备府衙门,将身上的蓑衣脱下,小内侍们这才进到衙门里。

衙门里。

无烟的香炭在紫铜火炉里燃烧着。

一名身着红袍的太监,正侧靠在圈椅里,手掌轻拍着扶手,目光斜觎向正在眼前穿着罗裙轻纱,漫舞轻歌的戏子。

几名乐班的人,则是藏在一旁的偏室里。

让人只闻其声而不见其人。

全了一个雅字。

几名小内侍到了回廊下便停住脚步,由其中一人轻步走进屋中。

绕过起舞唱曲的戏子。

小内侍到了那红袍太监身边,躬着腰脸上带着谄媚的讨好笑容。

“干爹,儿子回来了。”

陈洪摇晃着脑袋,嗓子里尖尖的发出嗯声。小内侍眼角余光扫了一眼那身段极好的戏子,心里想着今夜恐怕这戏子定是要有福气能去侍奉干爹的。

南京镇守太监陈洪则是伸手拍了一下小内侍的脑袋。

“好看?”

小内侍下意识的点了点头。

陈洪冷冷一笑:“那今夜就叫她去陪你睡觉?”

小内侍立马浑身颤抖着噗通一声跪在了地上。

“干爹饶命,儿子不敢。”

陈洪冷哼着眯起双眼,朝着屋子里挥了挥手。

旁边的曲声立马停下,偏室里有人影晃动,很快便消失不见。

而那起舞唱曲的戏子,也已经是如同飘一般的退出到屋外。

陈洪这才低头看向跪在脚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