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一想到,朝廷内外上上下下这么多年,官绅大户侵占百姓田地的事情,当真是只有少数人在做的?当真是无人可知的?这个时候读书入仕为官。
踏马的可不就是为了升官发财来的。
不然这书不是白读了,这官不是白当了?
事实就是。
谁都知道别人在侵占剥削百姓,谁都明白为官一方乃是为了自身的升官发财,谁都清楚这世界上是没有圣人的。
不过是因为大家都在做,所以像大户侵占黎庶田地的事情,就几乎已经成了一种潜规则和公认的默契。
百姓不用来当做案板上的鱼肉,还能算是百姓?
不能被鱼肉的百姓就不是好百姓!
这。
就是事实!
严世蕃也不由的轻叹一声,还真是如老爷子说的一样,光是一条侵占田地的事情根本就不可能成为扳倒徐阶、推倒徐家的条件。
严嵩也是开口解释道:“侵占田地一事,只能成为扳倒徐阶的众多原因之一,即便这个亩数巨大,也不能是最关键的原因。如此说,你可明白了?”
面对现实,严世蕃只能是点着头,也收起了脸上原本的笑容。
这会儿。
他也觉得今天这件事,也并不是那么的爽了。
不过很快,严世蕃还是双眼闪烁着说道:“可今天海瑞不是还在徐家门口说了,要上奏弹劾徐家和徐阶吗?这件事,咱们是不是可以再利用一下?”
严嵩却是摇头:“严家什么都不做,不光什么都不做,还要告诉下面的人也不要有动作。这一次,就先让海瑞一个人去做,这样这件事就不会和严家扯上关系,就不会被人在暗中弄成是我严家在搞朝堂党争。”
见老爷子早有成算,严世蕃也终于是服气的坐在一旁:“行行行,您老都已经想好要怎么做了,我这个当儿子,那就听你的安排便是。”
见儿子还算是听话,严嵩也是松了一口气。
随着海瑞回京,肉眼可见南边的混乱会通过海瑞传导至京师朝堂上。
这个时候,先出手的可并不一定就会是最后的赢家。
想着想着。
严嵩不由想到已经南下许久的大孙子。
要是大孙子在京中,那么自己倒是可以安排些事情。
现在只有儿子在身边,那就只能是万事求稳了。
寻一个稳中求胜。
……
就在严、徐两家有人欢喜有人愁的时候。
从徐府巷离开终于是进到会同馆的海瑞,也是立马就关上了门窗。
他真的在如他所说的一样,准备着弹劾徐阶和徐家的奏疏。
一夜无语。
翌日。
天不亮,就在京中各部司官员准备如往日一样揣着食物上衙点卯的时候。
西苑那边却是传话太监齐出。
不多时官员们便都知晓了,皇帝要召集京中三品以上官员西苑万寿宫议政。
天知道皇帝这是要闹哪一出。
几十年不上朝的皇帝,忽然要在西苑万寿宫召集三品以上官员议政,这已经算是朝会的规格了。
官员们心中揣着疑惑,可还是老老实实的按照皇帝的口谕,三品以上的官员纷纷转道赶往西苑。
等到天蒙蒙亮的时候。
京中三品以上官员已经是齐聚万寿宫。
内阁辅臣、六部、五寺、三法司的堂官们,则是进了万寿宫大殿,余下的如各部司侍郎、少卿就只能是站在殿门外了。
虽然殿内的地方足够大,可这种等同于早朝的议政会议,还是要有些规矩和格调的。
要是什么人都能进到万寿宫大殿,那阁老、尚书、正卿们还当的有什么逼格。
人一多。
平日里寂静淡雅的万寿宫也就显得有些嘈杂起来,形同菜市。
不过很快就在吕芳的呼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