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之举各色官僚人等,当一一问责罢官废黜,方能彰显我皇威严,聚天下人心,行革旧鼎新之政,成本朝盛世景象,开大明万世太平!”
不论如何。
严世蕃现在是看的明白看的清楚,皇帝现在就是心在新政之上。
所有反对新政的人,现在都是皇帝的对手和敌人。
那自己作为大明众所皆知的忠良之臣,自然是要替皇帝分忧,为皇帝说出不能直接说的话。
就比如将今日在这西安门前跪谏的所有官员,统统打包赶走。
而在严世蕃开口之后,如他一样心思的人自然也不在少数。
当即便有众多原本就支持新政的官员,立马起身上前,跪拜在地,叩请皇帝处罚今日跪谏官员,立即推行新政。
到了最后。
在这御座前,已经有大半原本是坐在软凳上的官员,跪请新政。
严世蕃见皇帝依旧不曾开口。
他便直接将矛头对准了最前方的高拱三人。
“高阁老,袁阁老,李阁老!”
“三位阁老皆受皇恩深厚,执掌内阁中枢,总领朝堂百官,督查天下官吏。辅臣者,当上察圣心,下听民意。如今朝野内外,凡文武官员、军民人等,皆无不热盼国家新政,利万家灯火,安黎庶之心。”
“三位身负重任,权在显赫,位在尊荣,如何至此不发一言?”
“难道是要坐观颜色,投机取巧?”
严世蕃才不管高拱他们三个是不是内阁大臣的身份,开口就直接给这三位扣上了一顶大大的帽子。
高拱心头烦闷的回眸看向严世蕃,这厮就是根搅屎……
不对。
高拱脸色阴翳的冷哼了声,而后才抬头看向上方的皇帝。
“皇上,国家兴旺,在守正,亦在因时制宜。如今朝廷再无积欠,国库充盈,两京一十三省吏治整饬经年,但天下百姓仍困贫,朝廷军备仍废弛,自当开新政,革旧鼎新。”
新政是必须要旗帜鲜明表示支持的。
而且高拱自己本来就是想做事的人。
这一点他必须要清楚的说出来。
然后,高拱却是话锋一转:“今日西安门外百官跪谏,虽说乃是因反对新政所致。其行冲撞宫闱,其言冒犯圣君,但此间臣僚,皆受皇上钦点拔擢。朝堂之上,官员无数,天下文官更是数万,如何又能政见一致。如今朝廷当行新政,正是用人之际,如何能因此而尽数废黜?皇上圣君在世,如今更是锐意进取,有开拓之心。臣属虽有不端,然皇上若施宽恕之心,则当收群臣尽忠之心,方能使其知错就改,朝堂上下同心戮力,达新政盛世之期许。”
这一刻。
高拱想到了严嵩,想到了徐阶。
这两人,过去在内阁都位次自己之上。
那时候自己还没有什么感觉。
如今坐在首辅的位子上,他却突然回想起那一日徐阶所说的话。
为臣者,尤以首辅而论。
不过是那两头不讨好的媳妇儿。
自己如今也是如此。
既要态度明确的支持皇帝开行新政,又要设法保住这些今天差点气死自己的官员们。
相较于成了两头不讨好的媳妇儿。
袁阁老就很轻松的开口:“皇上圣明,历来英断,臣智短缺受皇上隆恩,简拔中枢内阁,当俯首以尊圣裁。”
皇帝说什么就是什么。不管是要不要新政,还是要不要处理今天这些跪谏西安门的官员们,自己都听皇帝的。
紧随其后。
便是李春芳默默开口:“臣下,惟皇上圣裁英断。”
三位阁臣都表明了态度。
严世蕃则是微微一笑。
所有人的目光,也都已经投向了今日一番激昂之言,驱逐礼部尚书严讷后,便不再言语的皇帝。
嘉靖默默的接受着所有人的目光注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