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将二十七年皇帝南巡前后的事情看完的徐渭,嘴里低声的念道着。
肖俊鹏侧目道:“皇上南巡,离开京畿,九边按例必然是要加强整顿边备,以防京师空虚,外贼袭扰。这……似乎没什么问题啊。”
毕竟自从成祖皇帝迁都北京以来,大明就是以天子守国门。皇帝离京南巡,派人提督巡视九边,也是合情合理的。
但徐渭却是笑着摇了摇头:“皇考合葬,南巡不过三两月的时间,便是为了加强边备,降旨敕令九边严守,再派中官巡边、给旨九边各处巡抚巡视即可。又何必连点大臣,携银巡边犒赏九边将士?”
皇帝离京南巡,加强边备,这是合情合理的。
但又是从京师派人巡边,又是发银随行犒赏,这就显得太过于谨慎了。
或者说。
是紧张。
皇帝当年在担心某些事情,所以明明只需要几道旨意,再派几名中官太监去往九边的事情,却要弄得如此兴师动众,派人给钱。
“皇上当年其实南巡其实并不只是为了皇考合葬之事……”
已经在看徐渭给出的书本后,周云逸忽然惊叹一声:“皇上当年定然是为了要整顿江南诸省事务!”
“啊?”
肖俊鹏张大了嘴,长长的发出一声。
他眨了眨眼,有些不太明白,二十七年的那场火,怎么忽然就变得开始阴谋论了起来。
周云逸却是接过徐渭的话头,开始解释起来:“嘉靖十八年,皇上南巡,驻跸卫辉行宫,亲遭祝融侵犯。这是二月二十八日夜的事情。然而前几日,也就是二十六日前,皇上驻跸过的河北赵州、临铭两处行宫,亦于二十六日上报惧生火灾。”
肖俊鹏不冷静了。
自己以前不过是小小胥吏一名,更不要说二十七年前自己还只是个孩子。
那时候具体的事情,自己又哪里知道。
徐渭这时候开口问道:“知道皇上当年定下南巡后,朝中又是什么反应吗?皇上又是如何处置的?”
肖俊鹏摇了摇头。
周云逸解释道:“是年春,皇上定南下之事。吏部尚书许赞等人上疏谏言,请止南幸,皇上留中不发。又有工部郎中岳伦上疏,惹得皇上大怒,命锦衣卫逮捕,革职为民永不录用。再有皇上起驾后,南京六科给事中杨雷等人联名上疏,请止南幸。南京十三道监察御史胡宾等人继而联名,上疏请止南幸。”
说完后,周云逸目光深邃的看了肖俊鹏一眼。
那眼神很是清楚。
现在你该懂了吧。
肖俊鹏不由的点了点头。
他是真的懂了。
当年哪里是皇帝简简单单的就为了南下安陆,合葬皇考之事。
这摆明了是冲着江南诸省去的。
也只有这个原因,皇帝才会在南下前,从朝中派遣大臣携带银两巡边犒赏。加强边备不过是个常理由头而已,真正是为了用银子稳住九边将士,避免皇帝南下查办江南诸省的时候,九边闹出乱子。
这个时候,肖俊鹏已经很自然的就描绘出了当年皇帝南下时,所遭遇的几场行宫失火的缘由了。
定然是这些朝堂官员在劝谏不成后,蓄意纵火。
前两场火灾是在皇帝离开驻跸行宫后发生的。
可能这就是为了让皇帝产生忧患意识,好借此逼着皇帝停止南下,返回京师。
但这些人的谋划失算了。
皇帝已经在数千兵马的护卫下,继续南下。
于是这一次,那些人不再掩饰了。
直接就在嘉靖十八年二月二十八日,当皇帝驻跸卫辉行宫的时候,点燃了一把火。
或许他们是想让皇帝亲自感受一下祝融的威力,好逼着皇帝返回南京,又或者是他们想要……
肖俊鹏不敢往下想了。
他赶忙开口道:“所以当年,皇上定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