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宣大两镇这一次调动兵马也算是利索,就连马芳和孙吴两位总兵官,都亲自带着人离开了驻城,赶到边墙附近的卫城,抵近观察敌情,都督前线各路兵马。
而其中倒是有一条很短的消息,引起了严绍庭的注意。
最近这段时间,东厂和锦衣卫在北京城内外,竟然是罕见的抓获了数百名疑似和关外有秘密往来的人。
这里面有明人,自然也有蒙古人。
至于说,除了这些有关于九边的消息,就是京中的事情了。
皇帝不豫的事情,终究是纸包不住火的传开。
所幸有高拱强压,加上借着之前百官殴斗于西安门前的事情,将京中百官的异动给压了下去。
然后在某一次内阁议事上,高拱这位首辅忽然就提名,为顺应皇帝谕令,举兵部尚书胡宗宪机预内阁。
这件事立马就引起了李春芳的反对。
理由也是现成的。
东南五省虽然说倭患已经大多消除,但偶尔还是会有倭寇来犯,并没有到胡宗宪所说的东南五省不复再见倭寇的地步。
但是内阁之中,袁炜和赵贞吉两人却是赞同了首辅的这一提议。
于是事情就从内阁转送到了司礼监手上。
吕芳转呈给了还在身体抱恙的皇帝。
没人知道皇帝当时是什么反应,又是什么情况。
最后这件事情就从司礼监转回内阁,让内阁和朝中九卿再推一人,与胡宗宪一并廷议。
“这么说……杨博这次恐怕是要气急败坏了。”
终于是将最新的消息看完,严绍庭放下手中的文书,笑眯眯的喝了一口茶。
王锡爵将文书收起,放入一旁的一只刚刚好能盛放这些文书的木匣子里:“听朱千户说,高拱那日在内阁提议胡部堂入阁,杨博事后知晓就跑去高拱家里了,出来的时候脸色很不好。”
“这就是没谈成,杨博想要带着晋党一步入阁的算计,被高拱给按死了。”
严绍庭目光闪烁,看着一侧远方的海岸线在不断的起伏着,淡淡的说着。
王锡爵点点头:“看来高拱果然如先生所料,他要借用晋党为自己的助力,却也不可能坐视晋党做大。这一点也与文长先生来信左侍郎所说的话契合了。”
严绍庭哼哼了声:“他杨博又不是傻子,本就是个聪明人,怎可能看不穿高拱会如何安排他们晋党?不过是相互试探罢了,他杨博现在入不了阁,将来也未尝不能入阁。便是他杨博不行,他们晋党还有个王崇古,还有那个一直被他们放在翰林院养望的张思维!”
说完后,严绍庭倒是目光暧昧的看了一眼王锡爵。
王锡爵愣了一下,然后快速低下头:“张子维是嘉靖三十二年的进士,学生晚了他近十年才中进士,先生这是打趣学生了。”
“打趣?张思维靠的不就是晋党,难道你就差了?”
严绍庭呵呵的笑着,眯起双眼:“朝廷所谓翰林清贵,庶吉士入阁的规矩,也该改一改了!自古便是宰执起于州府,体察民情,而今安能因中枢清贵,就可执掌一朝?当初将你们放在各处做事,为的就是这桩事。再等些日子,也该放你们出京,借着新政的事情在地方上好好做几年,等回头再调回中枢,未尝就不能先他们一步,让你们慢慢执掌中枢各部司。”
明明自家先生还没有入阁,就连六部五寺的堂官都不是,说的却是入阁、是执掌中枢各部的话。
可王锡爵却很是相信先生所说的。
他不由小声开口:“此次先生奉密诏带兵回京,不走陆路与运河,却走海路,所为就是遮掩行程。加之如今宫中传出来的消息,先生这一趟回京,恐怕是要直入中枢了吧。”
中枢。
除了内阁,便是六部五寺了。
按照王锡爵自己的揣测,自家先生这些年在经济一道那是有目共睹,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