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其他类型>大明1566:摄政天下> 第524章 文华殿内众生相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24章 文华殿内众生相(3 / 4)

,摆了摆手:“罢了,既然太师都这么说了,本宫自然也清楚轻重缓急。”

太子也这么说了。

严世蕃顿时心中长叹,大呼可惜。

但紧接着,朱载坖却忽然心有所想的开口道:“但是今日之过却也不能没有个说法……”

他目光幽幽的盯着高拱几人。

眼神转动间。

朱载坖开口说:“各自上一道辞疏吧。”

原本满心叹息的严世蕃,忽的眼前一亮,满眼放光的盯着朱载坖。

而高拱等人却又是心一下子坠入深渊。

如此只言片语的搅动人心之后。

朱载坖才有说道:“本宫按规依矩,会留中的。”

严世蕃又开始在心中大为叹息。

高拱几人则是放下心来。

只是这眨眼间的功夫,他们几个人已经是浑身冷汗直冒。

朱载坖却是转头看向严嵩,面露笑容:“太师既然方才劝谏本宫,以先帝宾天礼仪为先,如今这遗诏的事情,还是要劳烦太师辛苦一趟,带着人重新草拟一份吧。内阁这头……如今先帝还在奉先殿,发引入陵也要时日,宫里宫外诸多事情都需要忙,太师也要留在京中无法返回昌平,不如就暂时替先帝,也算是替本宫,坐镇内阁几日,权当权宜之计,可好?”

原本才在呼吸之间放下心来的高拱,再一次的提起心来。

严嵩坐镇内阁?

怕不是自己还能看到严嵩重归内阁吧!

到时候严嵩带着当朝三公太师的头衔重归内阁,自己这个首辅是不是也就要退而让位了?

不过严嵩却是笑着点点头又摇了摇头:“代为草拟先帝遗诏之事,老臣自当领命,尽心拟定,以求无有错漏。只是老臣既以于先帝只是辞归乡野,这朝中之事便不宜擅自僭越,而内阁诸位也只是从殿下之命上辞疏留中,于坐镇内阁之事,老臣却不敢领殿下之命了。”

跪在地上的高拱默默的闭上了眼。

自己这一桩桩的事情,实在是太考验自己的心脏了。

干脆就眼不见为净。

若不是现在不好动弹,自己都要连耳朵也堵起来。

朱载坖则是目光直直的注视着严嵩好一阵,这才似有可惜的点了点头:“既然太师如此说,本宫也不好强项令,便依太师说的做吧。”

他心中是真的颇为可惜。

先前自己发怒那是真。

而让高拱等人上辞疏,自己留中,却是假。

不过是为了看能不能借机,将严嵩这位当朝老太师给重新拉回内阁。

如果有严嵩在内阁,坐镇中枢。

那自己想要做什么事,可就方便多了。

毕竟严嵩好不好用,先帝在世的时候已经有了很明确的答案。

这位老太师那可太好用了!

先帝能用,自己又如何不能用。

而且自己和昌平的关系那可不是一般,还不能忘了严家现在是世袭罔替的昌平伯,实际上从根子开始就已经不同于文官了,而是转变成了与国同休的勋贵人家。

用这样的人家在朝为官做事,天然就得亲近皇家。

如此等京畿兵权收回,再将边军和天下卫所重新整饬一番,自己就能彻底放开手脚,将天下九州两京一十三省好好的整顿一遍了。

可惜。

严嵩似乎根本没有重归内阁的心思。

自己若是强求,说不得还会让自己和严家之间的关系发生转变。

带着藏在心中的可惜,朱载坖起身,在众人恭送声中离去。

太子不在了,文华殿中众人也不愿再留在这里。

到了殿外。

呼吸着冰冷却新鲜的空气,好一阵子后,高拱才觉得缓和舒坦了些。

而李春芳则是自始至终都低着头坐在最后面。

往会极门那边走去的路上。

高拱到了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