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其他类型>大明1566:摄政天下> 第557章 当世万人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57章 当世万人敌!(3 / 4)

骑驻足山脊线,周围又有众多兵马警戒。

严绍庭此刻就正驾马立于山岗之上,眺望着山下的大营,以及北方一望无际碧绿无边的漠南草原。

山下的大营就在另一条沟通大青山南北的古道山口处。

而在大营前方不远处,则是一片方方正正,却早已破败不堪,如今依稀只能看出个轮廓的土城。

土城的城墙早已垮塌,内外都是缓坡。

在土城内还遗留着蒙古人搭建的帐篷,只是如今随着明军北上,这些牧民早已不知所踪。

但蒙古人走了,中原人却来了。

大营里不时有队伍出营,带着各种工具物件进入到土城里,将那早已垮塌不知多少年的土城墙挖掘清理,更多的人则是在土城里忙碌着。

在严绍庭的身边,戚继光与王崇古二人作陪。

戚继光只是默默的观望着草原的地形。

倒是王崇古脸上带着几分兴奋:“西魏、北周乃至隋唐两朝,皆起于此武川城。下官无论如何都未曾想到,有朝一日不光是能饱览北魏六镇,更能看到我中原汉家儿郎,将要再于此地建立城池,控扼草原的盛况!”

对于王崇古的激动和喜悦,严绍庭只是见怪不怪,未加置喙。

毕竟如同王崇古说的一样。

眼前这片正在被清理的土城遗迹,正是起于北魏时的六镇之一武川镇。

武川镇,这片已经有了千年历史的地方。

曾经搅动了中原数百年的风云。

诸如北周孝闵皇帝宇文觉、世宗明帝宇文毓、高祖武帝宇文邕、宣帝宇文赟和静帝宇文衍五位皇帝,以及诸多大臣,皆出自武川,均为武川人氏。

隋文帝杨坚的五世祖杨元寿在魏初之时,亦是武川镇军司马。

唐高祖李渊的四世祖李熙,领豪杰、镇武川、因家焉。

某种意义上来说,北魏、北周、隋、唐四朝,那就是武川人的权力游戏。

王崇古看的是两眼放光,当即拱手:“若武川再造新城,控扼草原,使我大明兵甲刀戈向北,此等功劳,当属大将军为翘楚。”

严绍庭亦是面生笑容。

他奏请再建武川城的奏疏,已经伴随着于阴山以北秦长城复建的奏疏,一同送去京中。

当阴山以北的长城重建完毕,长城外的北魏六镇重建。

大明才算得上真正控制住了河套,也才算是有了用兵漠北的底气和资本。

戚继光这位已经内定的河套一地首任最高军事将领,亦是面带笑容道:“六镇及阴山以北的长城建造完毕,我朝便可以河套一地,充当育马、屯田储粮所在,河套兴修水利,开垦田地,培育战马。朝廷足可尽河套之力,而供边军之用,则朝廷援边粮饷必然锐减,以省国力耗损。”

王崇古听着亦是连连点头。

这就是中原收复河套的好处。

河套足够的大,前套和后套加起来,有阴山阻挡北方寒气,又有黄河补充水源,完全可以发展成一片塞上江南,为边军提供充足的粮草物资,还能提供源源不断的战马。

如此一来,朝廷自然可以减少从中原各地调运粮饷到九边军中。

只是相比戚继光和王崇古的喜悦。

严绍庭就显得更冷静了些。

他转头侧目:“听说王之诰正带着人要出阴山找我?”

此言一出。

王崇古立马收起了脸上的笑容,目光紧锁的看向严绍庭。

戚继光亦是点了点头:“今日刚收到的消息,三边总督王之诰,确实正带着山西巡抚王继洛、大同总兵官孙吴、山西总兵官申维岳北出阴山,前来此地。”

说完后。

戚继光又略显犹豫的说道:“似乎……他们是带着酒肉粮草物资,前来犒军的。”

“哼!”

严绍庭只是冷哼一声,未再多言。

王崇古还想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