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锋军并无多少伤亡,且俘虏收获众多,便是有罪,也是功过相抵了。”
严绍庭却依旧是毫不留情:“军规铁律,我朝社稷,也从无功过相抵的说法,功便是功,过便是过。有过不罚,有功不赏,本帅还如何治军,朝廷还如何治国?”
一句话便将王崇古的嘴彻底堵上。
而严绍庭也再次看向随军的兵部官员:“难道你也要抗令不遵?”
兵部官员浑身一颤,终于是动了起来。
“快!”
“将严鹄卸甲去械,押入后营看管!”
军中的规矩千万条,可主帅的规矩才是最大。
自己真要是敢不遵军令,严绍庭就敢当着所有人的面,砍了自己的脑袋。
事后不论是朝廷还是兵部,都无话可说。
随着兵部官员叫来人,当着众人的面给严鹄卸下身上的战甲,夺去随身的佩刀、长枪、弓弩,气氛也变得愈发凝重起来。
不少人想要开口为严鹄求情,可看到严绍庭那黑漆漆的脸色,一个个都胆怯的紧闭着嘴不敢发出半点声音。
倒是严鹄,全程不喊不叫。
就算是自己的战甲被卸下,随身征战疆场的刀枪被夺走,也没有开口说半句话。
就算是他被人绑住双手,押去后营,也是连头都没回。
等到严鹄被押走。
严绍庭这才脸色稍稍缓和了些,环顾在场将士,轻咳一声:“本帅方才也说过,本帅治军,有过必罚,有功必赏。前锋军此次斩获甚多,功劳甚重,将士奔袭大漠数十日,定然疲倦不已。命后营清点前锋军斩获,今日犒赏前锋军,宰杀牛羊,每人三碗烧酒,明日校场发放赏银,休整三日不操。”
原本因为当众处罚严鹄而变得凝重的气氛,也随着严绍庭开口犒赏逐渐缓和下来。
王崇古深谙官场,察言观色。
见人群还没有大动静,立马拍着手嚷嚷了起来。
“都没听见吗?”
“大将军要犒赏前锋军,今日尔等只管用牛羊填饱肚子,别忘了每人都有三碗烧酒!”
“明天还有赏银下发呢!”
不得不说,在眼下这个场面,王崇古是真的能活跃气氛。
他一番叫喊。
原本还心生担忧的前锋军将士们,终于是纷纷起身,一个个欢呼了起来。
毕竟大家心里还是有底的。
大将军就算是治罪严鹄,可说到底那也是大将军的亲弟弟,便是打几军棍,也要不了命。
可自己能喝酒吃肉,还能拿到赏银却是实实在在的。
这倒是要说严绍庭治军的特色了。
与戚继光治军很有相同之处。
那就是操练的狠,但给赏的时候也毫不吝啬,甚至比之山字营在东南与倭寇作战时给赏还要快。
严绍庭才不管赏银应该什么时候给。
只要各路军中随军的兵部官员确定了将士们的杀敌数,那他就能立马发赏银,一颗蒙古人的人头便是十两银子,一枚金灿灿的隆庆金币。
至于还要将人头带到中军清点查验,这一条在严绍庭这里不算数。
自土木之后,朝廷对军中斩获定功就变得愈发严苛。条条框框的限制,最后导致功劳确实是在,但朝廷拿到官面上的斩获就变得可笑至极。
往往会出现数万大军,乃是十数万大军对阵厮杀几天,最后的斩首数只有几百甚是几十。
虽然这是防止军中杀良冒功,但也要分时候分地方不是?
如今大伙都在关外,能杀什么良冒功?
至于杀些没有跟随俺答部上阵的蒙古各部牧民?
在严绍庭看来,上没上阵都无所谓,反正是蒙古人就给赏。
甚至他都想上书重开杀胡令。
而大营前,随着严绍庭一手大棒,一手甜枣,军心也算是稳了下来,军规也算是慢慢入了这些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