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军骁勇忠正,宣威明恩,守节乘谊,平复河套,驱逐寇贼,明德有功,以安社稷,朕甚嘉之。追其祖晋昌平侯,食邑三千户,食实千户,征北大将军严绍庭,进太子少保,授资善大夫,勋正治上卿。”
皇极门广场,好一片寂静无声。
唯有冯保那洪亮的声音,传递向远处,在广场上回荡着。
而先前早有过议论,知晓内情的如高拱等人,更是眉头夹紧。
按照原本他们在文华殿朝会时与皇帝议论的结果,是如今至多晋封严家的爵位,而不对严绍庭做实质性的封赏。
可现在皇帝却是一改当初商量好的决定,忽然要给严绍庭进正二品的太子少保,这可是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几人的眼神,开始无声的交流着。
如今关外的事情,朝中也基本已经知晓。
征北大军这一次可不光光是有复套之功,还一举进军阴山以北,将漠南的蒙古人赶到漠北乃至更西边。更不要说龙虎大将军严鹄,作为征北大军的前锋将,率轻骑追逐贼子于大漠草原,斩获无数,更是生擒无数贼首。
这一次征北大军最新的奏报,已经写明了正在班师回朝,将要携带这些贼首一同归京,要在京师来一场献俘大典。
这一笔笔的功勋,可谓惊天骇地。
大明朝已经不知道多少年,没有这等大胜仗了。
如今皇帝加封严绍庭为太子少保,这不过是虚衔。
等大军班师回朝之日,定然还有封赏。
一瞬间,高拱等人就明白了皇帝的算盘。
这是要在大军回朝前,给严绍庭抬高官阶,一旦等他们真的回来了,那就是实封官职了。
太子少保已经是正二品的虚衔了。
而资善大夫和正治上卿也同样是正二品的散阶和文勋。
等严绍庭回来了,在朝中献俘,皇帝再实封于他,那就只能用六部九卿的位子来赏赐了!
就在高拱头疼自己这位皇帝学生独宠严家的时候。
李春芳心中已经是掀起轩然大波。
太快了!
太不加掩饰了!
快是严绍庭的升官之快,可以说是举朝罕见。
而不加掩饰,则是皇帝要独宠重用严绍庭的心思,昭然若揭。
重用严绍庭,无疑是在进一步表明皇帝对新政的决心,要给新党释放更多的权力。
而皇帝要加强新政的力度,给新党更多的权力,则朝中清流旧党就会被继续压制,一旦时间久了,清流旧党在朝中只会变得彻底抬不起头来。
不过好在一切都还没有真正发生!
李春芳只是目光失望的看了眼皇极门下那道身影,然后默默回头,脸色冰冷的看向身后某一处。
按照规矩。
宫中朝会,大体是按照官阶来决定站位,但却也有一些人属于例外。
如翰林院的清贵,如那些官阶不高却权势甚重的言官御史们。
而随着李春芳回头看望。
文官班列里,属于言官御史们的区域里,便立马有一道身影晃动了一下。
在人们还没有察觉的时候。
一名身着青袍的文官,便已经站在了文武班列之间。
青色官袍,乃五品至七品官员应着公服色。
这样一个小官,却能站在一众绯红官袍之中,身份自然是不言而喻。
不是翰林院的清贵官员,就是言官御史。
再看文官班列里的空缺。
这人的身份也就彻底明了。
乃是六科廊的言官!
迎着所有人的注视。
兵科都给事中欧阳一敬手抱笏板,朝着皇极门下躬身作揖。
“臣,兵部兵科都给事中,欧阳一敬,有本,参征北大将军严绍庭擅作威褔,当罢免!”
欧阳一敬一开口,道明竟然是要参严绍庭,顿时皇极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