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其他类型>大明1566:摄政天下> 第572章 严世蕃辞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72章 严世蕃辞官(3 / 4)

听得出来的。

可严世蕃真的要辞去刑部尚书一职。

这实在是太过突然了些。

一时间,朱载坖面露犹豫。

严世蕃却是默不作声,昂首挺胸,眼神坚定。

似乎今天这官若是辞不掉的话,他就长跪不起了。

终于。

在好一阵沉默之后。

胡宗宪忽然开口道:“陛下,严尚书能有此志,足以说明严家满门忠良。如今朝中虽正值用人之际,然严尚书忠良之心也不可无视。一门两尚书,亦如严尚书所言我朝唯有。为免忠良遭小人无故攻讦,为全皇上和严尚书君臣相宜,臣以为陛下当准严尚书所请。”

严世蕃当即面露笑容,侧目拱手,朝着胡宗宪一礼:“胡阁老英明慧眼。”

朱载坖脸上愈发犹豫起来,他再次目光扫视在场众人,似乎是希望有人能帮自己解决这个问题。

旋即。

赵贞吉也走出躬身作揖:“严尚书不愿做小人诬蔑之权臣,欲全皇上圣明君主之名,此乃臣子爱护君上之心,皇上亦当全臣子尽忠之意。此事一过,皇上和严尚书君臣相宜,自当传遍天下,载于史册,皇上当予严尚书青史留名的机会。”

殿内发出一阵轻笑声。

众人无不是含笑看向赵贞吉,轻轻点头。

要不怎么说,赵贞吉赵阁老是朝中最会说话的那个人。

这话说的属实漂亮。

开着玩笑的就给严世蕃提供了一个必须辞官的理由。

也给了皇帝一个必须点头同意的原因。

朱载坖微微张嘴,可还是有些犹豫。

高拱这时候忽然出声说道:“严尚书忠君之心,天日可鉴。然陛下爱才之心,亦天下皆知。皇上不如允严尚书辞去刑部尚书一职,另下旨意,于朝中另选官职于严尚书。”

严世蕃辞去刑部尚书,不管他是出于何种目的,但一个刑部尚书的位置自然就空出来了,只要自己运作一二,自然可以让属于自己一系的一大批人依次进官。

朱载坖手指不断的揉搓着佩戴的扳指,眉头皱紧。

在众人目光等待中。

半响后。

朱载坖才缓缓开口:“严卿忠良,天地可鉴,朕不可不赏,即日起加太子太傅衔,转任国子监祭酒。”

说完后。

他也不给众人开口的机会,而是抬头看向高拱,面带笑容:“高师傅以为,朕如此安排,是否妥当?”

高拱身子微微一动。

这可是皇帝登极之后,罕见少有的几次称呼自己为高师傅了。

高拱脸上露出一抹笑容,犹豫半响后才点头道:“皇上圣心裁允,公正无比。”

严世蕃则是松了一口气。

只要自己不是刑部尚书就行。

他当即叩首领旨谢恩。

高拱却是默默的看了皇帝一眼。

太子太傅是东宫太子辅臣三师三少之一,从一品的官衔,属于尊荣。而国子监祭酒则只是从四品的官职,管理的也不过是监学生。

但有一点他却是想了起来。

已经施行好几年的待官生保送制的选拔权,还在国子监祭酒手上。

而这几年,随着越来越多的举人、秀才通过待官生制度进入地方官府,国子监也渐渐有了小吏部之称。

让严世蕃去国子监,也可以看得出来皇帝对严家已经是宠信不减。

不过高拱即便是想到了这些,也没有打算出口阻止。

就算国子监有小吏部之称,可说到底也不是真正的吏部。

而严世蕃辞去刑部尚书一职,自己就可以安排手下人接手刑部,还可以顺带着让一批人依次进官。

算起来,这才是自己现在最需要的。

此事一过。

文华殿内的气氛也变得正常起来。

既然是为了商讨新边之事,随后在场众人自然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