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吉普车都能装得下,不过运算所这边明显觉得这样对不起这套东西。
他们准备叫人过来,仔细包装,做好防震防水防冲击防静电所有工作,然后才由第三轧钢厂的民兵押运过去。
虽然高振东说了,晶体管计算机没有这么娇贵,可是两人还是觉得不容有失,这一套,可是现在的独苗子,万万不能出事的。
想想也是,对于高科技设备,国人一向给予足够的尊重和呵护,90年代,各高校计算机房一律安装架空防静电地板,甚至机房外还安装电磁屏蔽网,进入要换拖鞋或者套鞋套。
在高振东前世读大学的时候,听说这些,同学们都会感到好笑。再仔细想想,这也是国人千年以来,对知识的尊重的延续和体现,宁可过度小心,不愿设备有失。
等到诸事议定,也快到第二天早上了,值班民兵去买了早饭送过来,同时也派人去运算所,调人、调材料,准备转运计算机。
大家边吃饭边等着人来,领导也坚持了一宿,顺便在这里吃了早饭才回单位。
吃早饭的时候,大家情绪都很高涨,说说笑笑,好不开心。
这时候,娄晓娥骑着车,拎着个饭盒进了院子,看见高振东家这阵仗,就是一愣,她转过头,仔细看了看四周,确定这里的确是高振东家没错。
她走上前,向一位站岗警戒的民兵战士问道:“同志伱好,我找高振东,他在家吗?”
民兵战士听见是找高振东的,请她稍等,进去通知高振东:“高队长,外面有人找。”民兵队的人,自然是叫高振东在民兵队的职务。
高振东一看,娄晓娥,连忙迎出门来。
高振东刚出门,领导悄悄问杨厂长:“高振东还是什么队长?”
杨厂长回答道:“民兵队副队长,作训科副科长。”
领导皱皱眉:“工作是不是有点繁重了。”
杨厂长悄悄解释:“保卫处副科长,可以配枪。”
领导这才了然,点了点头。
还有4k在中午
(本章完)
第99章 这个东西,不能耽误
高振东指了指南屋角落里一个金属浅盘,里面还有一些已经凝固的灰色金属。
“我做了一个一次性上锡的机器,用热电偶控制锡温,这样我只需要把所有的元器件插到电路板上,检查无误之后涂覆助焊剂,然后小心的把电路板管脚面过锡,然后剪断太长的管脚,再检查一遍补焊就可以,速度快很多。”
运算所总工一听,觉得这东西有意思啊,好像是能节约不少时间,马上开口道:“这个设备能不能量产?”
高振东哪儿敢拿这东西真的给他们用,这个东西就是他拿来解释他一个人能快速制造计算机的借口而已,理论上可行,用起来难用得很,第一次拿来组装好,化锡之后,就再也没动过。
他马上摇摇头:“这东西就是我自己弄来凑合用的,自动化不行,有问题。想自动化焊接,或者把它实用化的话,回头我画个原理图,你们弄个波峰焊试试。”
波峰焊国内是在60年代中期才研究成功的,原理倒是简单,化锡之后,用一个合适的泵造波就行,高振东大三在电子厂实习的时候见过,觉得挺好玩,还自己去网上找了工作原理图,凭记忆让它提前个几年问世不成问题。
听见高振东新设备好像不要钱一样往外扔,十七机部领导和运算所的两人,都恨不得把他脑子掰开看看到底怎么长的。
运算所的两人看着晶体管计算机,再看看手中的一套资料,恨不得马上就把东西弄回去。
十七机部的领导也知道,这个东西在这边是发挥不了最大作用的,只有交给运算所,吃透高振东的设计之后量产,才能发挥最大作用。
这么便宜好用还性能出众的计算机,不量产那可就太浪费了。
大漠那边,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