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了。”
这让池总工很惊讶,这可不是个小数字:“高主任,不用不用,同志们对于参编工作热情很高,能在书上留下名字,都已经感到很光荣了。”
高振东笑着道:“池总,我自己心里有数,虽然主要内容都是我写的和在课堂上讲的,可是记录、整理和重新组织,按照现在的结构和内容编出来,工作量可不小,还是很繁琐的。不用多说,就这么决定了。”
池总工也就不再推辞,这是好事情,这样的话,运算所需要承担的风险也小很多,分给一个人和分给一群人,说起来性质可大不相同。
池总工心里佩服高振东大气,也会充分照顾各方各面的难处,要知道他拿出来的可不是一个小数目,没多少人舍得的。
池总工回到所里,把高振东的意见和厉所长沟通了一下,厉所长也深感佩服,这回就更好办了。
而这个时候,十七机部关于第三轧钢厂技术科升技术处的批复也返回到了第三轧钢厂。拿到批复,杨厂长召集第三轧钢厂的厂领导层开了个会。
会上,杨厂长宣读了部里关于三轧厂技术科升级的批复:“.希望第三轧钢厂各级同志发扬好主人翁精神,充分挖掘内部潜力,做好此次的技术部门升格工作,为社会建设做出更多贡献。”
念完批复,杨厂长道:“同志们,部里非常支持我们厂的工作,这么快就批复同意我厂技术科升级,接下来,我们要把这个工作落实好。大家都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尽量提出来嘛。”
倒是没有什么不和谐的事情发生,因为这是个好事情,不论从哪个方面,对哪一位领导来说都是好事。
就算处长安排不了,科长总是有空缺的,科长塞不进去了,股长虽然没级别,大小也是个长嘛不是。
技术科是陈总的地盘,自然是他先说。
“技术科升级为技术处,主要还是两方面的问题需要解决,一方面是人的问题,另外一方面是条件的问题。”
陈总在人的方面丝毫没留口子:“人的问题,在我们的申请报告上已经很明确,部里也支持我们从技术科内部挖潜,所以技术处的主要架构,那就按照报告上的走,不用做什么调整了,也免得部里说我们落实与申请不符。”
扯了部里“内部挖潜”的虎皮当大旗,陈总把人的路子堵得死死的,不过还是留了个尾巴。
“当然,申请报告上没有明确的,技术科也缺的人员,肯定还是要其他部门支持过去。”
主架构之外的,大家可以随意一点。
一位副厂长道:“技术科原有的两位副科长倒是资历也够正科,趁着这个机会往上拔半步倒也可以。可是第一研究室高主任那里怎么办?是不是太急切了点儿,先声明啊,我不是对高振东同志有意见啊,是怕揠苗助长,对高振东同志成长不利。”
老陈还没说话,李副厂长先笑着道:“爱护年轻同志是好事,不过我建议还是个人服从整体比较好吧,不要搞特殊化。”
不得不说,李副厂长常年干的与人打交道的事情,说话就是有意思,这话字面意思和他实际的意思说了个满拧。
什么是整体,在这里,整体的意思就是有职务的,整体都原地升一级,什么是个人不要搞特殊化,意思就是整体都升,不要搞特殊留一个人在原地。
而且李副厂长有自己的渠道,要不然后面电视剧里为什么是他爬到了那个位置。
同时,他对于技术科最近几个月的工作参与很深,除了渠道消息,他也有自己的判断。
在他看来,所有人都可以不升级,另外调人替代,唯独这个高振东,那是必须要升上去的。
开玩笑,他原地踏步,没准儿部里给你升格工作下个暂停整改的通知信不信。
陈总更直接:“谁能替代他?”
这句话就五个字,可是威力和李副厂长的软刀子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