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疑成功的可能性。
甚至他们都怀疑人家早就做过试验了,只是为了照顾京城钢铁厂,才拿出来当新项目。
三轧厂仗义啊,太令人暖心了。
高振东在说时间上的要求:“这三种钢,不用太急,基本上半年到九个月出来就可以,也不用齐头并进,使用它们的同志,大概也要半年以后才有可能用得上。”
郑良枢是带队人,虽然技术不是很深入,不过看自家厂里人的样子,他知道这次稳了。
“顺序上呢?有没有要求?”既然不用齐头并进,那就一个一个搞就行,只是顺序可能有些讲究。
高振东定的顺序是枪刺、枪机、枪管。
枪机枪管现在是有材料可以做的,这两者是锦上添的效果,枪刺就不一样了,这是雪中送炭,越早出来,京城工大的人就能越早在它的基础上设计出好的多功能刺刀,高振东也能越早参与意见。
而枪机由于体积和重量是受限的,所以它的材料早一点出来要好一些,有更多的时间去打磨其具体设计。
体积受限好理解,之所以说枪机重量也受限,是因为枪机重量与枪械射速这些指标有关系。
至于枪管就无所谓了,前期就算材料性能达不到,那就上重枪管,加厚,后期再换就行,班用武器在散热上不用考虑太多,轻机枪又准备用快拆枪管,所以重枪管和普通管之间的散热性能差异不用顾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