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就拉到自己身后了。
转过头才开始说刘海中和小孩子计较,刘海中好不容易逮着的机会,就这么没了,就和傻柱理论起来。
一来二去,也许是上了火,两人就吵了起来。
院子里没多少人,场面倒也没闹太大,不过刘海中说话有点出格。
“出格?怎么个出格法?”高振东对这个倒是有兴趣了。
“大概就是说棒梗又不叫傻柱爸,伱傻柱上杆子的装什么爹,原话我记不清了,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吧。”
娄晓娥毕竟来院子时间不长,刘海中嘴里里太过接地气的话,她能听懂意思就不错了,原话是记不得了。高振东听见这话,却是笑了,这事儿吧,不好说啊。
随即摇了摇头,刘海中出发点虽然不好说,不过这事儿倒是做得没什么问题,论迹不论心嘛。
不过这话,却不是院子里管事大爷该说的。
娄晓娥像是想起了什么:“振东,刘师傅这意思,难道傻柱和秦姐.”
高振东笑了,你才反应过来刘海中的意思啊,你这传输延迟也忒大了吧。
不过这事情现在并没有,可不能让它污染我家晓娥纯洁的心灵了:“想多了,刘海中估计是骂急眼了,胡说八道呢,听他的干啥。”
娄晓娥乖巧的“哦”了一声,继续准备晚饭。
第二天,星期六,高振东刚到办公室,俞允成就过来了,硅单晶的拉制已经准备好了。
俞允成看起来有些兴奋,但是并不紧张,毕竟经过高振东和他的反复调整和试验,加上红宝石单晶拉制的先例在前,对于试验结果,他还是有相当大的把握的。
正式拉制的籽晶,是从国科院购买的,3mm*3mm那么大一点点,高振东不知道国内哪里来的这东西,只能盲猜与那位可敬的女士带回来的硅单晶也许有一些联系。
控制线缆还是从高振东的计算机房拉过来的,只有一套s59和jp59组成的控制终端在单晶炉实验室里。
一切准备就绪,俞允成看向高振东:“高主任,我们开始吧?”
高振东点点头:“开始!”
随着俞允成一声令下,电源开关闭合,“嗡”的一声,电流声响起,单晶炉的观察窗中,逐渐泛起橙黄色的亮光。
整个过程与红宝石单晶的拉制大同小异,流程都差不多,主要区别就在于工艺流程的延续时间和转序节点时间,以及转序条件不太一样。
不过总体都是在实验组的控制之中,和拉红宝石那次唯一不一样的是,当转肩拉晶开始后,等直径控制无需俞允成或者其他试验人员去紧张的盯着观察窗下指令了,而是悠闲的盯着观察窗以防万一,而真正的晶体直径输入源,不再是人眼,而是摄像机监视器上的一排光电元件。
过程很顺利,没有什么意外发生。
等待拉晶的过程中,两人在一边盯着试验,一边闲聊。
这次他们准备正式拉就拉个大的,否则没劲,所以这次的拉制成品比上次10多厘米长的红宝石晶体可大多了,时间也长。
拉红宝石是因为材料自身原因,只能到那个规格,这次拉硅单晶,可就不一样了,高振东和俞允成的计划是拉制120mm的,大约和高振东前世5英寸晶圆用的硅单晶棒差不多,直径就已经和红宝石晶体的总长差不多了,两者没法比。
至于为什么不拉制5英寸的?这不扯么,这是自己的设备,自己的工艺,自己定标准,肯定是要用国内使用的标准国际单位制了。
这炉子可是高振东前世用于拉制大直径硅单晶的设计,起点可高着呢,不是这个时候的技术能比的。
“老俞,第一次正式拉,把握怎么样?”高振东其实也不怎么担心,只是闲着也是闲着,瞎瘠薄聊呗。
俞允成笑道:“八九成吧。说实话,我用掉的氩气,可能都已经比我一辈子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