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验数据处理是这样的,试验射手只需要嗵嗵嗵的把榴弹打出去就可以,可是数据数据处理人员要考虑的就多了。
采集、归类、计算、分析,哪一样都不是轻松活儿,有了djs60d的帮助,至少采集之外的东西是方便多了,减少了很多重复劳动。
拿着数据处理结果,罗教授面露喜色,抬起头来向柳教授高振东两人道:“成了!你们看看。”
原始数据很多,但是分析结果倒是简单明了。
枪挂榴弹初速80米/秒,垂直破甲性能65mm,弹片杀伤半径10米,有效射程对装甲目标100米,对人员400米。
之所以对付装甲目标近这么多,除了旋转、速度、角度等因素外,主要一个因素是打不打得准的问题。对付装甲目标是点目标,精度要求更高,对付人员是面目标,不严格的说810米之内都算。
如果是打碉堡孔,其实有效射程就只能按照100米粗略计算了,甚至还达不到。
就这,已经让在场的人员激动不已。
最开心的,是一起参加试验的部队的代表,看着这个数据,他的想法是“我们带上一万发枪榴弹,堆都堆死敌人!”
这东西重量和手榴弹是一个级别的,惹急了,一人带上十颗八颗不是什么大问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