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没那么多空中目标,这片空域早已清场,除了正在赶来配合作战的战斗机之外,没有别的目标了。
这个目标从飞行高度、速度来看,大概率就是此次要抓的耗子。
“看住了看住了。”
机长一边喊着,一边打开加密电台向指挥中心喊话:“鸟巢鸟巢,猫头鹰发现老鼠,方位.”
指挥中心的人一听,一片叫好,至少证明了一件事,这个雷达上天的想法,是有效果的。
虽然还距离几十公里,但是只要盯紧了就有希望。
“猫头鹰,盯紧耗子,两只猎鹰正在赶来,还有十条街。”指挥中心的同志一边呼叫100公里外的两架战斗机前往支援,一边对图4特喊话。
“猫头鹰明白。”
这个时候,p2v已经完成了高度下降动作,按照以往的经验,此时他们的信号会被淹没在地面杂波之中,同时电子干扰也会晃瞎对面的眼睛。
图4特上面,雷达手报告:“敌机信号消失。”
机长迅速调整了飞行姿势:“上升高度至3千米。”
电磁所的头儿也下了指令:“加大发射功率,打开杂波过滤。”
站得高看得远,上升高度有利于发现敌人,但是理论上能看见了,能不能处理好地面杂波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其实从地面杂波里分辨出目标信号的算法,并不是没有,但是这个算法能不能用上就是个实际问题,以前的雷达是没戏的。
而djs60dj开始在装备行业大量推广以来,电磁所的同志总算是有了一点解决这个问题的希望。
djs60dj速度并不算快,也不是为了信号处理准备的,但是好歹能算了。
电磁所的同志想尽办法,将雷达回波信号拆分到了多台djs60dj上面进行计算,最后再将结果综合起来。
好消息是真的能起到过滤地面杂波的效果。
坏消息是有点儿慢,结果比信号要滞后,而且并不连续。
所以正常情况下,是不会进行杂波过滤处理的。
但是别管慢不慢吧,好歹能看见了。
一个目标亮点开始断断续续的在雷达屏幕上闪现,雷达手对此非常兴奋,算法有戏!
而p2v的电子干扰,并没有起到太大效果,因为干扰被图4特上面更大功率的雷达烧穿了,这个大功率,是靠图4炸弹舱里的电池支撑的,不到必须,也是不会开的。
图4特靠着这个断断续续还偶有漂移的信号,依然牢牢的盯着p2v,直直的向着对方飞去,同时也在通过指挥中心引导着战斗机飞行。
指挥中心人人开心,这个结果,说明大功率雷达抗干扰,还有通过数字信号处理过滤杂波的技术手段是有效的。
只要这些都有效,那就算这次敌人只是被驱离而不是被击落都无伤大雅,因为他们赖以生存的法宝,破防了!
而此时的p2v上面,周少校和机长已经有一些担心。
它们的侦听天线虽然能够大致定位对方方向,但机腹雷达无法发现对方,这好像是一个好消息,说明对方是在高空,按照以往的经验,是能够摆脱对方的。
但是这一次好型有些不一样,过去无往不利的手段,此时好像没有发挥什么作用,至少那个雷达信号,依然盯着自己。
当然,也许是因为对方的飞行方向正对自己,所以雷达信号看起来是盯着己方的,也许对方只是不甘心,依然开着雷达而已。
无论如何,得试着做一点应对:“航向,再次下降高度。”
对方可能是根据信号丢失前得到的航向进行机动,那不妨自己换一个航向试试,这个时候,任务的事情被扔到后面去了,小命要紧,至少得知道对方是不是真的盯住自己了。
图4特上面,雷达手在延迟一会儿之后报告了敌机动向:“敌机航向变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