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院长问道。
高振东点点头:“对。我了不少时间摸索了一下,针对现在的集成电路工艺,也算是有了一些设计上的想法和心得。而现在我计划里有不少的集成电路需要设计,苦于人手缺乏。”
戴院长已经不知道这个年轻人在各个专业上面,到底走出去多远了,反正人家说起这个国内还一片空白的新兴技术来,语气就跟自己喝口水一样简单。
“高总工你这是想带一批集成电路设计的种子出来是吧?那没问题啊,我们院里,合适的专业有很多,有兴趣的学生估计也不少,你随便挑,我们绝对支持配合。”
戴院长不等高振东提要求,自己先跳进来了,多好的机会啊,这位的母校,也不简单,估计要不是有在这里上课的香火情的话,早就回母校叫人去了。
哟,戴院长都会抢答了。
这让高振东很多说辞一下子给堵回去了,把他思路都给打乱了。
“啊,对对。本来按我的想法吧,是等这个学期我把《数据结构上完,学校里有了一批种子之后,就转过来上这个,可是没想到计划不如变化,形势发展比较快,呵呵。”
高振东是绝对不准备把相同的课,上第二遍的,包括《自动控制原理,更别说《数据结构这种一学期就上完的课。来听他课的,有不少京城工大的青年教师,这些就是高振东种下的种子,一门课他准备只上一遍,后面的,就交给这些人了。
他的时间紧,干货多,与其重复,不如转头上新的课程,继续培养种子。
京城工大后来有个广泛流传于内部的歇后语,“高教授上课——就一次”,就是这么来的,都成了京工大的人毕业之后的接头暗号了。
戴院长一听乐了。
第一乐,集成电路进度喜人,高振东虽然没有明说“形势发展”的具体情况,但是从他的话能听出来,集成电路的制造课题绝对进度飞快,以至于高振东原本准备在下学期才开展的设计课程跟不上了。
第二乐,高振东这个上完一门课就换的安排来看,他绝对还有很多新东西,估计是每个学期都能上新啊。
第三乐,看来高总工是准备在京城工大长期授课的,这得为京城工大带来多少新东西,培养多少教学力量啊,而且还都是独门绝技那种,赚翻了。
“好,高总,你需要什么,尽管开口,我绝对全力支持,我这里支持不了的,我去找学校支持,无论如何,也要把你的事情安排好。”戴院长胸口拍得啪啪作响。
高振东一边把集成电路设计的资料递过去,一边把自己的想法做了一个介绍。
戴院长边听边看,连连点头,欣喜不已,就这一本资料,加上高振东的课,就基本奠定了未来一段时间内京城工大在这个方向上的领先地位。
“高总工,我初步这样考虑,你看行不行。这个课程,在大四学生里面上,就在电机系,他们知识结构最全,学习能力最强,等到学得差不多了,如果愿意的,我们把这个安排作为他们的毕业设计课题,如果有学得快的,提前进入毕设。”
上一段时间课,然后到了下个学期开学,正好毕设开始了,无缝衔接。
这个安排非常合理,而且还不会打乱大一到大三的同学的课程安排,大四的课程,调整空间是相对比较大的。
而且高振东还知道,如果从大一上的话,先不说基础知识掌不掌握,而是等他们毕业,不知道能干几年。
高振东笑道:“嗯,戴院长这个安排非常周到,我们就暂时先这么推动吧。”
至于教材准备等等工作,肯定就交给戴院长他们张罗了,高振东等着上课就好。
高振东顺便还把自己马上要出差的事情打了个招呼,请了个假,请戴院长提前安排课程调整。
至于代课,现在别人是代不了的,也不敢代。
在戴院长这里把事情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