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心的。
当天下午,刘荣国过来了。
“高总,碲化铋基体搞出来了,你看看。”
说完,他把一份封装在玻璃管中的样品,以及一份测试报告递给了高振东。
高振东仔细看了一遍测试报告,没什么问题。
“荣国,你接着做,基体有了,你在这个基体的基础上,把p型和n型半导体都搞出来。”
说完,他打开保险柜,从里面把系统提取的半导体冰箱的说明材料拿了一部分出来。
p型半导体是bi2te3—sb2te3,n型是bi2te3—bi2se3,都是以碲化铋为基体的三元固溶合金,等到这两个东西都搞好,那剩下的事情就是1274厂的了。
p型和n型半导体还要进行掺杂,调整其温差电动势和导热率,特别是前者。
最后就是和导流条、冷热端基板的焊接组装等工序。
刘荣国有参加碲汞镉的经验,那东西其实也算是一种三元固溶合金,拿到这两种材料的说明之后,扫了一眼,信心十足:“高总,我尽快完成。”等刘荣国出去,高振东转头就给导研院打了个电话。
“陆工,我通过你们请1274厂加工的那个传感器怎么样了?”
“高总,做是做出来了,但是有一点问题。”
“什么问题?”
“你要求的64单元的线型传感器现在看起来问题不大,你给的碲汞镉晶体都是比较大的,但是如果普及开来的话,根据统计学规律对碲汞镉晶体的尺寸分布进行计算,可能大部分碲汞镉晶体都没法做出64单元来,数量不够。”
高振东在电话里沉吟了一下:“那96单元的呢?是个什么情况。”
“96单元的基本上是做不出来,1274厂的同志想尽了办法,也很难切割出足够数量的碲汞镉颗粒来。”
这就好像那些卖翡翠的,看起来原石个头挺大一块,但是去掉石头上的、癣、裂,再抛开水头、颜色不好的,剩下也没多少点儿了。
也好在碲汞镉晶体是人造的,从外到内的一致性和晶体结构质量都远超翡翠原石这种东西,要不然就啥也别干了。
高振东并不意外:“嗯,这个倒是估计到了,那用两枚晶体制造一个传感器有没有问题?”
高振东的想法,是用两枚晶体凑出96个红外光电二极管来,然后组成一个1*96的线阵列,至于两枚晶体的不均匀性,尝试通过后端电路来补偿调整。
这样在制造的时候,会多一道校准偏差的工序,每一枚红外光电二极管的后端电路还必须设计成可调的,因为没人知道到底会偏差多少,得根据校准过程中的输出进行对应调整。
虽然麻烦,高振东就是想知道两个事情。
第一个嘛,他想搞清楚96*64像素的热像仪能不能用。
无……无损高清这东西,从1080p到4k,高振东都见识过,但是这种热像仪输出的96*64的全损画质,他还真没见过。
他见过的分辨率最低的图片,应该是大三蹭导师课题的时候,为了保证卫星低速传输,从而故意转换压缩的320*240图片,但那玩意好歹也是彩色的,而不是热像仪这种只有灰阶的样子。
第二个,就是这种上下组合的线扫描阵列在经过后端补偿后,其一致性能不能达到可接受的程度。
高振东以前见过在传输过程中被破坏的图片,上下两半的颜色参数完全不同,甚至上半是黑白下半是彩色都有可能,但是仔细想想,好像在坦克火控上面也不是不能用,人脑的主动渲染能力是超强的。
对于高振东两枚合一件的传感器问题,陆工那边回答得很快。
“这个倒是没有问题,他们已经做好了。”
那就没事儿了,反正是实验嘛。
但线扫热像仪,还有一个配套的东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