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被带到了会客室,三分厂的同志去找高振东去了。
几个人坐在会客室,小声聊天。
“你说我们这时候来找高总工,是不是不合适?快过年了,会不会耽误人家工作。”
“那有什么不合适的,过年就不工作了?这不还没过呢嘛。”
“防工委都叫我们直接来找,那就肯定没问题,再说了,我有准备的,带礼物了。”
“还是你脑袋灵光,带的什么东西?”
说带了礼物的同志,从包里拿出来他的“礼物”,其他人一看不淡定了。
“你大过年的送这玩意,不合适吧?”
“嘿嘿,这你就不知道了,我向草原拖拉机厂的同志们打听过,这位高总啊,行伍出身,就好这一口,上次去草原拖拉机厂出差,还带了好几个大个儿的走呢。”
“这个口径的我们没有吧?你从哪儿倒腾的?”“谁说没有,正在搞的步战车上,不就是25炮?我从他们靶场上捡的。”
几个人正聊着呢,高振东进来了。
几位同志连忙停下聊天,站起来和高振东打招呼。
为首的一位敬了个礼:“高振东同志好,我们是装甲兵装备部的,这位同志,是科研单位的,这次来,是向您请教问题来了。”
高振东点点头,请他们坐下,笑道:“那你们可够辛苦的,快过年了还在到处奔波。”
装甲兵的和搞导弹这些不太一样,由于大多厂所合一,而且厂的位置都设置得比较刁钻,反正肯定不可能在京城。
“不辛苦不辛苦,高总工,这是我在靶场捡的几个弹壳,以前都是海上用的,陆上很少见,听草拖厂的同志说您喜欢这个,就带给您看看。”气氛很随意,装甲兵的同志也顺手把“礼物”递给高振东。
给您看看,不是玩玩,看看的解释有很多,比如提提意见啥的,说起来比较好听。
高振东的确喜欢这个,一听就知道是什么东西了,25炮的弹壳,就是自己建议由海上陆,用来当步战车主炮的那门炮。
那来人的身份也就昭然若揭了:“啊,这个不错,哈哈,有心了有心了,谢谢。你们这次来,目的和装甲车有关?是哪一种啊?”
果然是专家,看个炮弹壳就知道具体是干嘛的,过来的同志不由得肃然起敬。
“高总工说对了,我们这次来,是为了上次您开会的时候和我们首长提起的那个事情。”
首长这个称呼很宽泛,从高到低都能称首长,但是最近开会提起,又和装甲车有关的,那就只有那个了。
“噢,我知道了,那这次你们来,是为了眼睛还是脑子?”
眼睛?脑子?我们没病啊,有病也不可能上这儿来。
再仔细一想,噢,高总工是这个意思,这个比喻太形象了。
“主要是为了脑……啊,指挥车的事情。”
果然,为了装甲指挥车来的,但是指挥车这东西,自己可根本没什么经验,或者说经验肯定没有部队和院所的同志足。
不过人家来都来了,大过年的。
“这样啊,说说看吧,看看我能帮得上忙不。”高振东也没有打包票,实在是隔行如隔山。
装甲兵的同志转头看向了科研人员,搞科研的推了推眼镜:“高总,这次过来很冒昧,主要是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你说指挥车一定要考虑到数据通信的冗余设计,我们在语音通信方面有经验,但是对于数据通信,实在是没什么经验。”
语音方面,对于他们来说无非就是要配备多少电台,电台功能是什么,舱内如何分区布置,而且在高振东的建议下,装甲输送车的个头是要比原来大一些的,这让他们布置更加从容一些。
但是涉及到数据通信,就抓瞎了,主要是没见过,不知道到底需要一些什么设备,占地多大,需要什么环境,要耗多少电等等。
他们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