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其他类型>四合院里的大国宗师> 第540章 这个问题我解决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40章 这个问题我解决(2 / 3)

点点效率损失是不是问题不大?”

这个问题草原拖拉机厂的同志也不太好回答,液力传动效率低是原理上的分析,但是到底低多少?这个不知道啊,毕竟这么大扭矩的液力传动,也根本没搞过。

高振东这时候补充了一下:“机械传动设计得当,效率能到98%以上,用离合器传动也能到95%以上。但是液力耦合器效率最高也就是98%,液力变矩器基本上在90%以下。搞液力传动,耦合器和变矩器都是要的,两者合起来,对于现阶段来说还是有些大。”

一听有10%的损失,连装甲兵的同志都坐不住了,这还玩儿个蛋,10%啊,开玩笑呢,功率不富裕啊,这损失,我多堆点装甲不好么。

防工委领导看向高振东:“算过?”

高振东点点头:“嗯,算过。”

其实没有,找的。

但是几十年后的数据都比这个高不了多少,那现在这个技术环境下,能不能到他说的这个数字都还两说呢,但是机械的就要乐观不少,毕竟技术跨代没有那么严重。

原本二代坦克的液力传动搞不出来,不一定是做不出个东西,也有可能做个东西出来发现指标太差没法用。防工委和装甲兵的同志对视一眼:“那这个问题先就这样,就搞机械传动,液力传动,还是等成熟一点再说。”

其实液力传动还有个毛病高振东没说,那就是当传动液的温度高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有可能其性质突变,黏稠度急剧下降。

早期液力耦合的四驱suv,爬大坡爬着爬着突然失去动力,就是这个毛病带来的。

不过高振东不确定现在我们能用的传动液是不是也有这个问题,干脆没说,反正效率这一点就足够让人望而却步了。

“关于液气悬挂,根子上来说,结构复杂,带来的制造、维护、成本方面的问题和液力传动差不多,但是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重!在现有技术条件下,以二代坦克规划的重量来说,想要把它撑起来,液气悬挂的重量能比扭杆的重1.5到2吨。”

搞动力的同志也跟着高振东学精了,看出来部队那边对于堆装甲堆火力的想法比别的都要迫切,你干啥都行,别影响到我的功率,少占我重量,干脆把结构和重量问题放到最重要的位置来说。

果然,此话一出,装甲兵那边的同志马上就犯嘀咕了,这玩意是不是有点儿性价比太低?

说实话,液气悬挂在这个阶段,带来的好处其实就是个锦上添的好处,更舒服,更平稳,速度“可能”更高,至于什么调整车身姿态这些,不是没用,但是不值得为此付出重大代价。

高振东也觉得扭杆就挺好的,别说二代坦克了,三代坦克大改型号,也一样是扭杆,为了高新而高新,大可不必。

到了最新的新轻坦,一是技术上去了,二是那个坦克的作战环境和使用条件比较特殊,才给上了液气悬挂。

又贵又麻烦又增重,这让装甲兵的同志和防工委这边,商量商量,很快下定了决心,还是扭杆吧,这些钱、这些精力、这些重量,咱用来搞点儿别的。

这几大块都定了下来,剩下的就是更下一级的子系统问题了。

车体方面,装甲兵的同志还是坚持了发动机后置,3人车组,自动装弹机的方案要求,对此高振东也随大流,这个事情,3人4人都可以,不是什么太紧要的事情,万一在自己的影响下,装弹机能搞成呢?

还是要相信同志啊,实在没搞成,大不了再把人给加回来就行。

而炮塔方面,争论很大。

关于焊接炮塔还是使用铸造炮塔的问题。

草原拖拉机厂的同志想用焊接,但是大部分同志偏向于铸造。

其实采用铸造炮塔的原因,和什么铸造的形状投影面积小没半毛钱关系,焊接炮塔也能很小。

主要的原因,是厚板焊接工艺不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