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天也不是没有意义,至少对于高空来袭的目标,我们就有了一种预警手段,一般来说,高空来的目标在现阶段威胁是很大、很常见的。”
空军的同志一听,觉得有道理,他们也这么考虑过,但是还是觉得不甘心,其他同志倒是觉得高振东这个先解决能解决的问题的思路,倒也可行。
“嗯,这么说也是有道理的,反正低空的目标,地面雷达同样看不见,至少先把高空的控制住。”
“嗯,高空高速突防是现在的主要突防方式,能够解决这个,其实也是不错的。”
“但是随着地形雷达的普及,现在突防方式已经在向低空突防转变了。”
“对啊,我们的攻5不就是低空突防嘛,甚至为此牺牲作战半径也在所不惜。”见大家各有各的想法,高振东才补上了自己后半句话。
“再说了,其实地面杂波也不是完全没法处理。”
同志们一时间就炸开了,这个问题在国内别说现在,就往后10年20年,一样是没法解决的,甚至连理论上的思路都提不出来,更别说实际工程解决了。
因此高振东这话,雷达行业之外的还好,雷达行内的同志,就差掐着高振东的脖子大喊“快说快说”。
还有空军的同志也是,他们不是搞雷达的,但是用雷达的,这句话代表着什么,他们再清楚不过了。
别说他们,高振东这句话要是让老毛子听见,得把高振东供起来。他们真正意义上算是解决战机雷达的地面杂波问题,已经是到了米格23的时候了,在那之前,也就那么回事儿吧。
再一想,高振东就是第一个力主“雷达上天”的人,也许他有了什么办法,才会提出这个建议吧。
所有人都目光炯炯的盯着高振东,但是防工委领导一句话,就把冷水泼到了所有人的头上,想听?那得分人。
“振东同志,你和搞雷达的几位同志,到旁边开个分会场,我们这边先讨论别的问题。”
研讨会开多个分会场不少见,但是临时开个分会场的,就很稀罕了。
高振东和心痒难耐的雷达相关同志,在会务人员的带领下,来到了另外一间小会议室,看着眼巴巴的几位同志,高振东继续刚才没说完的话。
“我分析过雷达的信号特征,觉得可以用相位检测指示动目标的办法来搞。”
动目标指示mti和动目标检测mtd,是典型的地面杂波处理技术。
后者效果更好,但是技术要求更高,现在拿出来还早了一点。
而mti,倒是能用了。
“由于运动目标的多普勒效应,会导致动目标反射的雷达回波在相位上有所偏移,而地面、山丘、楼房等固定目标的雷达回波则不会有这种相位变化。”
就这个原理,就把现场几位同志都给搞傻了,那时候,是真不懂啊,就算知道多普勒效应这个100多年前的东西,也不知道该怎么用起来。
对于多普勒效应,多数解释描述直接看到的是频率的偏移,但是其中包含的,是相位也在偏移。
“那这个相位的偏移怎么利用?”想不到,根本想不到。
“用后一个信号,减去前一个信号,静止不变的地物信号会被滤掉,变化的运动目标信号就会得到保留,这就是它的基本原理。虽然有很多缺陷,但是至少基本能在一定范围内解决地面杂波问题。”
知道同志们对于这个东西的具体操作还是不清楚,高振东在黑板上画出了延迟线对消滤波器的框图。
简单说就是,将上一次雷达信号输入一个延迟器,让它在里面延迟一段时间后,与下一次的信号进行相减。
用延迟器,实际上就起到了存储上一次的雷达回波信号的作用,但是延迟器比波形存储,付出的代价可就小多了,这是个非常巧妙的设计。
高振东这么一说,搞雷达的同志马上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