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人了。
但是高振东不太一样,他过往的战绩可是实打实摆那儿的,拿出的技术和装备,提出的改进意见,无往不利。
就他这张嘴,直接死在他嘴下的敌人都是好几十,这让空军的同志有听他全面解释自己想法的理由。
空军的同志皱着眉头:“振东同志,你这建议涉及的方面有点太多了。这样吧,你先说说,为什么要用炸5改攻击机,并终止原有攻5型作为攻击机的发展。”
高振东笑道:“好的。我们对于攻击机的兴趣,应该来自海空联合作战中,伊尔10的表现吧?皮厚肉粗,能直接对一线陆军提供直接火力支援。”
“嗯,差不多。”
“那请大家想一想,以攻5的速度和载弹量,能不能很好的遂行这种任务?以超音速战斗机为底子研发的它,有点小了,也太快了。就算给它加上一个直接打击敌方集结、行进中的装甲部队的任务,以它的底子,又能不能把这个工作做好。”
高振东这个问题,一下子就把空军的同志干沉默了。仔细想想,好像是这么回事儿。
支援一线,要的就是几样东西。
一是载弹量足够,能根据需要发起多次攻击。
二是滞空时间要长,能在战场上空停留足够的时间。
第三是打得准,至少不能打自己人头上。
这三样,以米格19为底子的攻5一样都不占。
1.5吨的最大挂载重量,1200公里左右的内油航程,和炸5没得比。
炸5最大载弹量3吨,2400公里的內油航程,刚好都是它的两倍。
至于第三项,就更麻烦了,这东西飞得快,反而是它的劣势,采用后掠翼的攻5,低空低速性能无论如何是没法和平直翼的炸5相比的。
思前想后,空军的同志道:“但是伊尔28为底子的飞机,是没法低空高速突防的。”
高振东笑道:“你们到底要的是低空高速突防还是低空突防?想想p2v,再想想当时的米格17。800的低空突防速度和600的低空突防速度,在实战运用中到底能有多大区别?”
高振东也不说前线近距支援不需要低空突防能力这种话,那就把空军原本的想法改变太多了,而是直接告诉对方,这东西低空突防也不错,速度慢点儿,但是慢不了太多,在当前条件下,其实用起来都一样。
这话让空军的同志更不知道怎么说了,好像,这个慢吞吞的p2v,低空性能比米格17要好?突防成功率也不低。
高振东又补充道:“而且炸5更大的机体和更大的载重量,能够安装地形雷达,反而更有利于低空突防,至少飞行员不用那么累,对飞行技术的要求也没那高,能大大提升整个机型的平均作战能力。”
呃……好像是那么回事?空军的同志又陷入了迷茫。
一时之间想不明白,干脆不想:“这样,高振东同志,你把你对炸5改攻击机的的改装设想说一说?”
关于这个,其实就很简单了,向着旗佬a10和老毛子苏25的路子去就行。
“首先,取消内置弹舱,改为油舱,进一步提升其航程和滞空时间。”
“那内置炸弹外挂,会增大阻力吧。”其他同志也熟悉这个飞机。
“对,会增大,但是炸5本身机体阻力就大,影响不是太大,而获得的航程的提升,是值得的。而且外挂还有个必要性,那就是随着精确制导武器,也就是各类导弹和制导炸弹的普及,外挂能够大大的降低这些制导武器的挂载、搜索、锁定的操作难度,降低整个武器系统的设计难度。”
说白了就是,挂在外面,各种光学导引头能直接看到目标,而挂在里面就麻烦了,而精确对地攻击,光学导引头是最常见的导引头。
22和35的近距红外空空弹必须开盖发射,各种内弹仓很少有挂光学制导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