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无关,今天的主题,就是反炮兵雷达。
一张张幻灯片,把整个炮击、反炮击的过程以及时间关系讲得清清楚楚,作为亲自参演的一部分,研究雷达的同志也做了很多重要补充,有些技术细节要他们才清楚。
说实话,由于几次炮击和反击之间,衔接得非常紧凑,甚至是交叉发生的,如果不是有多方印证,这时间还真不太好对得上。
这一通介绍,让没参加演习的同志听得大呼过瘾,全程你来我往,时间争分夺秒,紧张刺激。
大家在介绍中,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一丝高技术作战与传统作战样式的不同。
最后,雷达所的同志总结道:“此次演习,充分证明了炮位侦校雷达的有效性,从发现敌炮弹开始到定位敌炮兵阵地,总体时间在30秒以内,定位误差不大于150米,定位成功率到目前为止是100%,非常有效。”
虽然整个演习已经证明了这套装备的有效性,但是这个在实战演习环境下打出来的数据,还是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
都是老手了,他们非常清楚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如果和有相同装备的对手作战,自己从发射出第一发炮弹开始,最多1分钟就需要撤离,否则就将会把己方炮兵置于危险之中。这是坏消息,但好消息是,别人暂时没有这东西!
所以大家吸凉气,更多还是因为这套装备的卓越性能来的。
这玩意简直就是大杀器。
己方只要手上捏一个炮弹上膛的炮群随时待命,就能做到露头就打!甚至都不需要打第二发!
以不大于150米的定位精度,只要这个炮群的身管数量足够,一旦发现,一个覆盖就够了。
甚至有的同志已经想到了,要什么炮群?我放一门多管火箭炮在那里,接到消息就是一个全弹发射,然后马上补弹,最多两门炮蹲那儿轮流值班,敌人不被打出屎来算他头天拉得干净!
然后这位同志又想了想火箭炮的射程……呃,算了,还是身管炮吧。
这年头的火箭炮,可不像高振东前世,动不动就是射程299km,一般是刚刚站上2位数的尾巴。
对于怎么用这个装备,所有的同志是百齐放,各种奇思妙想,点子颇多。
说到这个东西怎么防,就比较麻烦。
陆装局的同志说得好:“我们不能指望敌人固步不前,发展不出这种装备来,还是要未雨绸缪,先行部署。”
他们的这个说法,也得到了高振东的支持,高振东非常肯定的估计,对手也会有,而且会很快,技术上没有任何问题。
对于他的话,大家是充分相信的,要说怎么用可能他不是特别清楚,但是这东西技术方面的东西,应该没有比他更明白的。
大家就怎么防这个问题,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纷纷出主意。
总结下来就是快打快撤、增大射程。
前者很好理解,打完就跑,速度还得快,要不然反击火力就掉到头上了,至于增大射程,主打的就是一个让你够不着我,还有就是能尽可能控制更大范围的区域。
讨论到这里,问题就出来了。
怎么做到快打快撤?如何能够增大射程?
这两个要求很好提,但是要解决,可就不那么容易。
特别是射程,这东西本来就是搞炮的同志的终极追求之一,射程、威力、精确度!
对于快打快撤,不论是陆装局,还是部队这边,其实都是早有想法。
——自行火炮!
就算没有这个事情作为契机,自行火炮本来就是要提上日程的,有了这个事情,自行火炮看起来就更有必要。
但是问题来了——钱!
“你们想把火炮都换成自行火炮,今天这个会议是定不了的,但是可以讨论一下,我只想问,钱从哪里来?”
自行火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