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之内,这个事情都不会再成为问题。
至于不成功怎么说?就算不成功,高振东这个方案,也是最好的方案,不成功再退而求其次呗,比如他和运算所的池总工也都提到过的制定数据标准的办法。
几个经贸院校的同志也没有意见,自家人知自家事,这东西一听就不是那么简单的,别看人家高教授说得轻松愉快,半个月搞定源代码,但是其他人可不见得有他的本事。
自己几个院校说是过去有应用软件经验,但其实只是各自分了一点简单的统计应用软件的编制工作,要说到在这种大型系统软件方面的经验,和运算所比那自然是拍马难及。
能跟着高教授和运算所的专业人员,增加一些软件资历,分润一点成果荣誉,已经是非常满足。
几个院校的同志们纷纷表态,一定充分发挥好自己的相关工作经验,配合好数据库管理系统这件大事的调试工作。
对于在经贸院校里搞软件的同志来说,这就是最好的机会。
我不是最好的软件人员,那没关系,我是搞经济的同志里最好的软件人员,那就足够了。接下来,就是运算所和统计司、外商部、院校之间讨论具体的工作安排。
这个事情,高振东就没有怎么管了,虽然基本上每确定一件事情,池总工都要问一句:“高教授,你看这样安排合适不?”
高振东基本上是一律点头,这些细节他又不参与,你们自己定就好。
从外商部直接回到家,高振东和正在做饭的娄晓娥打了个招呼,就一头扎进南屋。
虽然从开源数据库源代码,想裁剪为现在的djs系列计算机能用的,是一个极为庞大的工作量,某种程度上来说,甚至比写个新的还难,但是高振东却是在系统商店里看见了别的东西,有了这个东西,他就能作弊了。
只能说,学校周边的这些小店里,卖啥的都有,特别是当一些在学校里就挖空心思开始赚钱的同学加入进来之后,事情就变得更为有趣了。
他看到的,是一个u盘,u盘的介绍非常有趣。
“数据库源代码。这是一名开打印店的学长,为学弟学妹们搜集下载好的某开源数据库所有重大历史版本源代码。好心的学长甚至只收他们50块钱。”
这种情况并不多见,到高振东穿越的时候,谁特么还不会自己下载点儿东西了。
不过鸟大了……反了反了,林子大了,什么鸟儿都有。
就是有人不知道到哪里去找这些东西,或者懒得找的,直接动用钞能力,毕竟能把所有重大历史版本都弄来,这工作量也不算小了。
只是这种事情并不那么多见,一般是开打印店这类店的学长学姐,收到订单才会做,高振东也就很偶尔才能找到。
这就是他作弊的依仗了。
从系统里弄知识,那是没有适应性改造这一说的,学得懂就学,学不懂就干看着。
但是提取系统商店里的物品,那可就不一样了,高振东能卡个bug。
系统把这东西描述为“数据库源代码”而不是“u盘”,很明显,在系统判定里,认可的是“源代码”这个东西,这就意味着,这玩意提出来、加以适应性改造的,是“数据库源代码”!
至于普通u盘能不能提出eeprom来,高振东试过,提u盘必定出现的是磁带,而不是eeprom这种东西,哪怕是一次性写入的都不行,看来现在的技术还不能支持rom的生产。
也有一种可能,那就是系统对u盘的定义是“可移动存储器”,而不是“可擦写芯片存储”。
总之,u盘是提不出eeprom,也就只好作罢。
而有了上面这个bug,就很舒服了,系统改造,简单快捷,立等可取。
完全不需要高振东自己苦哈哈的去改写。
要不是怕把会上的其他同志吓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