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到家,娄晓娥向高振东提起了这个事情,顺便提起了樊老师关于“收集”和“科研”的误会。
高振东对此也无可奈何,人家那是真专家,人家说没有,那的确是没有,这玩意本来的问世时间,要晚10来年!
本来按照高振东的想法,这个东西,东西抢了也就算了,但是名声就不要了,只说是收集的就好,但是现在看来,很多事情是不会按照自己的想法走的。
碰上真懂行的了属于是,他也只好告诉娄晓娥,就这么着了。
至于那部分手稿被樊老师和系主任拿去鉴定的事情,他倒是喜闻乐见,这是个大好事!——
当高振东再次坐到防工委的会场上,此时的话题,已经转向了大舰,这几乎是必然的,就连高振东这个力主“海峡无大舰”的人,其最终极目标,也依然是这些大型作战舰,哪怕这时候的大舰定义,与几十年后略有不同。海峡不怎么需要大舰,但是南边那片海域可不见得如此。
就算是有了综合补给舰,大舰能发挥的作用,依然不是大型护卫艇能比拟的,而且,海峡不是不要大舰,还是有特殊的品类,是需要的。
对于大型作战舰,现在主要就是两种,护卫舰和驱逐舰。
对于这两种舰艇,大家就产生了严重的分歧。
一边认为,不管技术如何发展,现在新舰还是要规划、设计、建造的。
另一边则认为,现在的情况,各类相关技术正在研究之中,规划新舰有些早,不如把现在的舰继续用起来就行了,等到这些相关技术有了较为明确的前景,再进行规划设计。
否则规划一批“设计即落后”的舰出来,也是浪费金钱。
大不了,现有的舰,先进行改装嘛,凑合着用。
两方人马做起了激烈的口腔体操,最后不分胜负,高振东看得还挺乐呵,想起以前自己导师和课题合作伙伴为了技术路线,争得拍桌子打板凳的时光了。
不用奇怪为什么大四学生就能参加课题,足够强的,大二大三就可以参加了,至少当个科研民工科技码农还是没问题的。
但是防工委、海装局,明显不想让他独善其身、坐山观虎斗,想看热闹?没门儿!
“振东同志,来来来,你也说说。”防工委领导直接点名。
好嘛,你在桥上看风景,别人在桥下看你。
高振东也不缩卵,本来他就是要发表意见的,只是热闹太好看,一时间忘记了而已。
“好,我就说说我个人看法,仅仅是个人看法啊。”
可拉瘠薄倒吧,你多少个人看法最后都落到纸上去了,这位同志,谦虚得令人感到精神不适。
大家吐槽归吐槽,但是还是都聚精会神的准备听,速记员更是打起了十二万分的精神,这一位和部分重要专家一样,哪怕发言不落决议,依然有很好的参考意义,或者是有很强的前瞻性。
“我觉得吧,改装这个建议是不错的,但是新的也不是不搞。”
得,和稀泥来了,不少同志心里笑道。
但是有少数人却不这么想,高振东的稀泥,和得也是极有水平的,甚至有时能让人觉得,这件事情,就该和稀泥。
“改装就不用说了,那么多新东西好东西,不改上去,就白瞎大舰的身板儿了,如果不改,号称大舰,实际上打不过一条护卫艇,这未免有些笑话。”
实际上不论是新造派还是改造派,对于改造都是没有任何异议的,他们争论的点,在何时“新造”的这个点上。
“但是新舰,还是要搞的,大不了规划提前一点,对于配套技术的前景乐观一点。实际上,哪怕以现在已经有的新技术,也已经能够支撑起不错的驱护舰了。”
大家一想,还真是这么回事儿,就光是反舰导弹、新型雷达、舰载火控计算机等等,就能攒一条还不错的驱逐舰了,只是缺防空导弹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