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其他类型>四合院里的大国宗师> 第716章 IT发展史的的又一小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16章 IT发展史的的又一小步(2 / 3)

完,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

而高振东这头,刚把文件发出去,三分厂的同志就过来了。

“高总工,有个设备现在准备做初验,请您去一下。”

高振东顺口问道:“什么设备?”

“就是您组织人搞的那个磁盘驱动器,还有配套磁盘,现在差不多了。”

一听这个,他马上来了兴趣,这玩意儿弄出来了?虽然他因为管理原因,自己挂着这个项目的带头人,但是进度他是没怎么管的,这东西严格说起来不复杂,至少比集成电路工艺,那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想来同志们没有问题。

事实证明,他的判断是对的,同志们真的就拿着高振东的要求和规划,以及一部分原理型技术,硬生生的把这玩意给弄出来了,都没要高振东干预太多。

而且他们抢在十二月,看来多少憋着点新年献礼的心思。

“走走走!去看看。”高振东叫上来人,拔腿就走。

来到三分厂的电子实验室,一堆人齐聚一堂,京城手表厂的龙总,运算所的池总工,还有三轧厂的工人师傅和三分厂电子实验室的相关人员。一个和高振东前世只在照片上见过的5.25寸盘差不多大小的铁盒子放在那里,不过厚度比5.25寸盘要大一些,这个是小问题,癣疥之疾。

5.25寸本来就差不多是15厘米左右,两种磁盘驱动器的大小差不多,也在情理之中。

整个前面板看起来和5.25寸盘也差不多,有现成经验,不抄是傻子。经典结构之所以成为经典,就是因为它是一定环境条件下的最优解。

磁盘驱动器已经连接到了主板上的一个专用外部存储器接口上,不再从主板背面走线。

不过现在机箱上没有专门的开口,所以驱动器是孤零零放在机箱外的,看起来有些滑稽。

驱动器旁边,放了几张15cm软盘,长得跟高振东前世在照片上看到的5.25寸磁盘一样一样的,不用说,这是高振东的手笔,已经有的成熟设计,脑抽了才去改。

高振东看着大家,点了点头:“同志们,开始吧。”

池总工道:“高总工,来来来,你来插第一张。”

龙总也点头附和,这个事情,还得是高总工来才合适。

高振东摇摇头,请了旁边一位三轧厂的高级技工:“来,老师傅,你来。”

这位老师傅脸上乐开了,这事儿,光荣!

他拿起一张磁盘,插进了驱动器前面板上的缝隙里。

“啪”的一声,三轧厂宣传处的宣传干事拍下了这一幕。

随着三轧厂和三分厂各类新产品层出不穷,三轧厂宣传处的设备,那也是鸟枪换炮,不像以前还是那种“噗”的一声,烟雾升腾的闪光灯。

老师傅把驱动器面板上的锁舌拧关上,看向高振东。

高振东向坐在椅子上的同志点点头:“开始吧。”

电子实验室的同志开始进行测试操作。

直接操作函数进行顺序读取、随机读取、硬件只读模式……正常。

利用loong操作系统里,高振东早已内建的指令进行文件系统建立,正常。

写入文件、读取文件,正常。

文件删除、改写,正常。

最大容量测试,正常。

……

随着负责操作的同志一项一项的操作下来,所有同志的脸上,高兴的神色越来越浓。

其实这些项目,早就已经测试过无数遍,对于成功率,大家还是心里有数的,但这次不一样,这是发出生证的测试,所以在任何一项测试没有完成之前,大家的心还是提着的。

像那种平时测试完全没问题,结果极低的故障率正好应验在定型测试当天,导致定型出问题的事情,又不是没发生过。

所以大家没有急着高兴,很紧张的看着测试的进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