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了,如果有条件,这东西尽量在制高点使用,效果最好。
制高点不远,两人总共带了一支枪、一个急救包、四份口粮,应付突发情况足够了。
别看不远,当他们爬到沙丘顶的时候,也差不多了半个小时。
班长拿出信标机,打开了电源,信号指示窗由红色到黄色,很快变为绿色。
这是个什么原理,两人不知道,他们只知道根据说明书,这说明信标机的信号条件不错。
班长按下了状态钮1,当前状态好得很,而且还发现了水源,真是好得不能再好了,然后按下了发送钮。发送指示灯很快闪了一下红光,一秒钟不到,对于人的感官来说几乎就是同时,一个标记为“接收确认”的绿色指示灯亮起。
实际上只要信号在一定阈值之上,这种全程只有微量数据要发送和进行简单运算处理,没有实际机械动作的简单自动系统,就是这么快,电影里各种卡最后一秒,那都是用来骗钱的,看多了忒腻。
稳了!
根据说明书,这个灯亮起表明,自己的位置和求救信号已经被基地准确、完整的接收到了,马上就会有相应的救援会展开。
两人高兴的笑了起来,从这一刻开始,他们再也不怕了,哪怕他们自己出了什么事情,过来搜救的同志们,也能发现这处水源,还有燃料。
他们彻底放下心来,还愣着干什么,吃啊!爬这个坡还是挺累的,下滑的沙子搞得他们进一退三的,补充一下。
就在他们按下发射按钮的时候,基地内一个新布置的房间内,一台计算机正在运行着,值班人员就坐在旁边。
计算机的蜂鸣器突然发出了“嘀嘀嘀”的警报声,这个警报声如果没有人为干预,会一直响下去。
值班人员一个激灵,这台计算机响起来,只表明一件事情:有同志在沙漠中迷路了!
他的手马上伸向了键盘,眼睛看向了显示器。
只扫了一眼,他就抓起了旁边的电话。
“报告,19号信标求救,求救人员状态良好,已经回复了接收确认信号,坐标位于……”
接到报告的基地值班指挥员,马上就开始组织救援。
“19号信标是哪边在用?”虽然是试制的信标,但是发放的数量却不算少,毕竟这东西只要能实现预期效果,那是真的好用,哪怕是试验期,也能为外出作业的同志生命再添一层保障,也不枉为这套系统专门建设了两座信号塔。
信号塔要的就是钢铁,对于基地来说,这东西今年可真是不怎么缺。
“是爆点铁塔那边,他们是新工地,出类似问题的概率会大一些。”
这时候,图上作业的同志已经快速完成作业:“报告,他们在爆点铁塔西南方向7公里左右。”
“这么远?看来是找水找迷路了。”爆点铁塔已经够远了,求救人员甚至还要远出去这么多。
“搜救队,带上实时定位机,出发!”指挥员马上下达了命令。
两辆230型四驱越野车很快满载人员,带着装备,向呼救地点出发。他们要先赶到爆点铁塔,然后再从爆点铁塔展开徒步搜救。
……
防工委很快就收到了关于这一事件的报告,总工看完,若有所思,拿着报告向领导办公室走去。
“领导,三角定位系统在大漠那边试用非常成功,找到了两名在沙漠深处找到水源后迷路的战士。”
“好!出手就是救命!高振东提出的将三角定位用于战术级别的部队定位,并且普及小型定位终端,看来的确很有应用前景啊。”领导看完通报,高兴的道。
总工笑着点点头:“是的,特别是他搞出集成电路工艺以后,为终端的小型化和低成本创造了条件,数字化通信技术也为复杂数据传输提供了信道基础,综合起来,算是顺理成章吧。”
三角定位不是什么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