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天降的好消息,一个字儿,爽!!!!
高振东没顾得上他有多爽,这个雷达系统在高振东看来,问题不止一处,或者说还有可以改进的地方。
他把手指向黑板上的雷达结构示意图:“你们这个天线,是用的正置长焦抛物面天线?”
抛物面天线用在这里倒是合适的,这个时候,可不是日后那种相控阵雷达满天飞,撒个农药都上相控阵的年代。
齐工点点头:“对,抛物面天线成本合适,指向性和旁瓣性能都不错,综合下来,比卡塞格伦和倒卡都要合适一些。长焦抛物面天线比短焦抛物面,电性能好一些,最终就采用了这个方案。”
卡塞格伦和倒卡,都会因为副反射面的遮挡问题,带来旁瓣抬升,增益下降的坏处,这在本来总能量就捉襟见肘,还要对抗严重的海面杂波的固体反舰弹上,比起抛物面天线差了很多。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争先一号的雷达就是正置长焦抛物面天线。
高振东也认可他的总体选择,只是具体方案上,他有些建议。
“嗯,抛物面用在这里倒是的确不错,但是在抛物面天线的具体方案上,我倒是有个建议,改用长焦偏置抛物面天线。”
“偏置抛物面?”齐工对于雷达,不是最顶级的那一批,对于这个东西是不太清楚的。
高振东点了点头,给他解释了一下偏置抛物面,其实也很简单,正置抛物面是把馈源放在抛物面前方正中焦点上,偏置抛物面则是把抛物面天线截取一部分,馈源依然放在该部分所属完整抛物面的焦点上,这样一来,看起来馈源就在天线的某一侧,不会产生中心遮挡。
高振东大致画了个图,齐工看了看,直观上就觉得,这办法,有意思啊,妙!
“高教授,你这办法好啊,看起来简简单单一个偏转,就解决了馈源及馈源支架对于信号场的遮挡问题,降低了旁瓣电平,提高了信号增益。”
这属于是一个典型的理论和实际冲突的例子,理论上正置馈源的性能是最好的,但实际上,由于馈源本身以及支架的遮挡,会对雷达信号产生相当的影响。
因为现实的馈源,不是理论分析时的一个点,而是一个实实在在存在的实体,至于支架,分析的时候根本就没这东西,但是实际上这东西是省不了的。
这就好像力学分析的“质点”,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一样。
高振东笑道:“这个你要注意,馈源的最大接收指向,必须指向偏置反射面中心,这样一来,基本上好处都得了,坏处没怎么增加。”
对于高振东,齐工和苏卫华是佩服得五体投地,这简简单单一个偏置,看起来简单,但是其中最精华的“截取抛物面的一部分、利用其原有焦点达到偏置效果”,就不是他们能想得到的。
“太感谢你了,高教授,你这功底,真的是没得说。”齐工对于解决雷达问题,信心更足了,有了更好的天线,还有更好的信号处理技术,他就不信这个问题解决不了!
高振东补充道:“这个天线你们先试试,如果都还不行,我们再想别的办法,这个办法是最便宜的。”
啥?你还有办法?只是因为这个最便宜,才让我们先试试这个?
齐工突然想起了武侠小说中常见的一类人物——百晓生。
高振东还真有办法,天线其实可以上平板缝隙天线,那个的性能比这些都好,但是唯一的问题就是贵!
高振东并没有把新技术一股脑往上放的想法,反舰导弹这类战术导弹,最重要的就是够用、能用,还要足够便宜和足够简单,便于大量生产。
掉弹问题基本上已经很明朗了,至少在李总他们看来,暂时没有别的证据支持还有其他什么问题,对于这次来京的结果,他们极为满意,高教授就是靠谱!
李总见此情况,也问起了别的:“高教授,你对于这个导弹还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