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室。”高振东说得很直接,我就是不负责具体工作的。
“那正好,我也暂时没什么事情,正好可以给你汇报一下工作。”常工的姿态,摆得那是真低。
“瞧你说得,再这样说我可不敢和你说话了啊。”两人是平级的,还是同一个位置,要搁其他厂子里,就这两人都可能把整个厂子斗得鸡飞狗跳,一地鸡毛。
也就是高振东情况特殊,十二机部知道他志不在此,或者说志不仅仅在此,起不了冲突,反而是一种互补,才有这么心大的奇葩安排。
这么拉扯几句,两人还是谈起了工作,这个事情才是最主要的。
常工的意思,其实和三分厂的严厂长差不多,你抓大的,我抓细的,你不用分心,有事我都会商量着来,大事你不拍板我不动手。
常总很清楚,十二机部把自己调到这里,是为了什么,其中自己和高振东原本就认识,容易磨合,也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高振东倒是无所谓,在这边他对自己的定位很清楚,自己就是挂个职务,同时提供核心技术和产品,把握好厂子在技术上的战略方向就行了,战术上的东西,他是有多远躲多远。
——
星期一,西北某空军靶场,一枚样子有些怪异的“炸弹”在空中滑翔飞行着,飞行速度并不快,以至于想跟踪它的踪迹,完成试验观察和影像取证,都不能用喷气战斗机,而是用一架螺旋桨教练机在它旁边远处跟着。
“快到目标区了,盯紧了。”前座的飞行员提醒后座的观测员。
“跟着的,放心吧。”后座的观测员拿着影像取证设备,紧紧的瞄着空中飞行的“炸弹”。
此时炸弹的飞行高度,已经比较低了。
突然,正在飞行的“炸弹”上面,冒起了一点烟雾,然后弹身上飞起几片碎片,向后飞去,随即,一枚枚黑乎乎的东西向四散分开,向下掉去。
“布撒的状态和时机完全正常,射程50公里,这一枚达标了。”观测手笑道。
“向靶场指挥中心报告吧!”飞行员也在笑。
消息传回地面指挥中心,守在指挥中心的春雷厂的同志非常兴奋,在试验记录上重重的又记下了一笔。
“太好了,这是第几枚了?”
“第九枚了,全部正常,就差一枚,今天应该来得及搞完。”
“搞完了,赶紧通知一下防工委和高总工那边,没想到这东西看起来简单,但是也没少功夫。”一位同志感慨道。
对于60年代的我们来说,任何一点进步都是艰难的。
“要不是高总工协调过来捷联惯导的技术,还真不知道要怎么才能打得准。这东西在空中飞着就没法定位。”
“还好这东西也不需要太准,价格也还能接受。”
对于布撒器,高振东的想法是能到一个面目标的上空就行,比如机场、敌方阵地、部队集结展开区域、行进区域等等,不需要很高精度的惯导,杀伤概率的保证,是靠它里面装的子弹药来解决的,自然是怎么便宜怎么来,精度差点就差点。反正这东西个头也不小,相对小型战术导弹来说,捷联惯导的布置反而更方便一些。
反正水平轰炸的精度,特么还不如这个呢。
好在春雷厂有仿制ss.11反坦克导弹的经验,对于导弹的飞行控制,还是有两把刷子的,而且这种布撒器是平稳滑翔,没有什么大机动,也没有翻滚这些活儿,把布撒器四平八稳的开过去就行。
如果说ss.11的控制是c1驾照的话,那这东西充其量只能算是c2。
当天晚上,一封来自春雷厂的邮件出现在高振东的邮箱里。
“胖头鱼已经基本成功,技战术指标与规划相符,梭子蟹尚在研制。”
布撒器肥肥胖胖的,被春雷厂的同志给起了个胖头鱼的外号,梭子蟹,则是取的“梭”字儿,加装了激光制导组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