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都没有,还是得分开。剩下一枚备用弹,就在观测手的旁边。
此时,观测手那边的信息更新了。
“目标是两个!两个!”
两名射手交流了一下眼神,决定还是打同一个。这种新式武器性能也不知道怎么样,集中火力,保证战果。这个情况也被一路接力回了指挥所,指挥员一听,两架直升机?看来敌人是下了血本了。
“指挥中心,我东南方前出二号哨位发现直升机两架,请再次确认是否为友邻部队?”
指挥中心回答更爽快了,这地儿连机场都没有,这里的高度除非必要,我们也不可能派直升机过来,米6虽然个头大载重高,但是升限反而不如米4,上不了这里:“确认附近没有友邻部队。”
有了这句话,机场这边心落定了,既然没有自己人,那就可以放手干,这么不打招呼飞过来的,必定不怀好意!
他拿起话筒,在已经下放的开火权上,又加了一层码:“附近没有友邻部队,如果对方不听指令,坚决予以打击!”
“明白!”二号哨位的同志声音坚决中带着兴奋。
其他战位的同志心里暗暗羡慕,这天上,大概率是飞行的军功章啊!
此时,二号哨位前方阵地的同志已经把电台跳到了国际公共频道,开始喊话,普通话不是非常标准,还带着点儿地方口音。
“前方直升机,你已经进入军事管制区,请立刻降落,表明身份,接受检查,否则我方将采取进一步行动。”
喊话重复了三遍。
空中的敌人直升机上,他们听到了喊话,听得出来是我们的语言,但是听不懂,也看不见人,还有一两公里距离,带伪装的阵地很难被肉眼发现,他们的机组也腾不出人来拿望远镜观察。
1号机:“3号,附近有东方人的军队在活动,注意安全,尽量提升高度。”这时候能用上电台的,肯定不是普通人,最大概率就是部队,加上这个地方天寒地冻鸟不拉屎,就更不可能是普通人了。
至于为什么东方人的军队活动的时候,会用国际公开频率发明语广播这种疑点,他们是一点儿都不起疑的,因为他们自己就没少干这事儿,自然把这个事情当做理所当然。
“3号收到,上升高度至5300米。”3号也听到了喊话,听见1号机的命令,马上就执行了下去。
就算地面有在活动的部队,只要把高度提升到轻武器够不着的高度就安全了,除了轻武器,这里出现的队伍不可能有高射炮,更不可能有s75防空导弹,这里可是高原!接近生命的禁区!重武器很难上来的。
眼看距离只有一公里左右了,空中的直升机完全没有按照喊话行事的意思,前方阵地的同志情绪高昂,那看来不得不打了。
“准备发射!把他们打下来!”观测手离开了热成像仪,这时候完全不需要这东西了,那么大两个直升机在那儿吭哧吭哧往前飞着呢,他也去摸放在一旁的备份弹去了。
不过他的动作远远没有雪坑里的两位同志快。
这两位同志早在喊话的时候,就已经给导弹上电,制冷,一串动作一气呵成,这批导弹还没有改装敌我识别天线,那东西比尾翼盒还是要复杂一些,赶不上趟了。
这么近的距离,这么慢的飞机,这么长的瞄准时间,足够导弹导引头锁定敌机很多次了,代表锁定的“嘀嘀”声,早就在两个雪坑里回响了很久。
早就快要按捺不住的两名战士,刚一听见“打下来”三个字,就马上勾动了扳机,他们并不贪心,想要保证至少打下来一架,至于另一架,后面还有同志呢,因此哪怕瞄准条件是如此优越,他们依然瞄准的是领头的那架飞机。
嗖
嗖
两声同样的声音响起,两枚细长的导弹从地上腾空而起,斜射天空。
飞在5300米高度,离地大约有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