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于1959年发明,62年获得专利,但既然是第一种,就免不了有缺陷。
想要实现这位同志的想法,也不是不行,就是还差点儿意思。
高振东看完之后,说出了一句让这些同志们大惊失色的话:“啊,原来是这个结构啊,我明白了。这个东西还差点儿意思,我给你们改改,保证比这个好用,咱们用自己的,不占旗佬的便宜,哈哈哈。”
不是,你速度有这么快?刚看完就能改进?而且这是机械的东西,和你擅长的领域没什么关系。
人和人的差距,有这么大么?
高振东接下来用事实向他们表明,的确有,而且我是挂逼。
高振东站起来,在黑板上画出了后来常用的不锈钢绑扎带抱箍的示意图,这东西他都不用去搜索,因为用过,结构也简单,他随手就能把原理图画出来,对于搞结构的同志来说,有个原理就足够了。
看着高振东画出来的图,搞结构的同志彻底喃喃自语。“这个的确比那个要好,更适用于不锈钢这种高硬度的材料。”
logan的发明,扎带本身是要折两次以上的90度,对于钢材来说,有很大的问题,自紧比较困难,但是高总工这个,扎带是一路平着前进的,通过拧动自紧螺栓,非常容易完成自紧。
“对啊,而且这个结构,扎带的突出部分更小、自紧操作施加力量也更容易。”
“诶,这个好,我都想用来用在别的地方了。”
“……”
看着高振东当场改进的操作,同志们佩服得那是五体投地。
高振东笑道:“这本来就是一种通用紧固件,你们想用在哪里都行,你们自己回去琢磨琢磨,可以多做一些规格,用在不同的场合,记得找标规局那边申请个专利,弄点标准啥的,对你们厂也有好处。”
万万没想到一个课题,居然还能下崽,整出个小课题来。
别管简单不简单,别忘了,我们第一批标准,几乎全是有关螺钉这些工业基础零件的。
就这玩意,就够一些同志吃一辈子,这句话一点都不夸张。
高振东想了想,顺手画了另外一种扎带——尼龙扎带。
“我记得旗人有另一种设计,你们顺便把这东西也弄一下吧,这东西布线好使,给搞飞机、机电的同志,他们肯定喜欢。”
扎带的发明,就是因为飞机布线的需求而催生的,搞飞机、机电的同志肯定喜欢了。
这种小零碎,高振东平时是真想不起来,不过现在既然想起来了,那顺手弄出来也行,高振东抄得毫无心理负担,实际上,第一条尼龙扎带是旗人于1958年发明的。
春雷厂的张总乐得合不拢嘴,这怎么好意思?这个东西的第一发明人肯定是高总工,但是能解决厂里多少老大难的问题啊。至于尼龙扎带,高总说了旗人已经搞出来了,那我们就算一个仿制,也能解决一点中低级技术人员的业绩。
“高总工你放心,我们一定完成好任务。”张总马上拍起了胸脯。
“嗯,这个小事,你们解决就好。现在对于这个电视制导炸弹,不知道大家还有什么疑虑没有?”
1274没什么问题,对于他们来说,跟着高振东的设计抄,完善工艺就完事儿了。
另一家单位的同志,在经过紧张繁复的计算之后,到此时终于提出了自己的疑虑。
“高总工,可是这个制导方式的前提,是要能基本稳定传输质量达到一定程度的电视信号对吧?”他们是搞电视转播设备的同志,叫他们来,没别的原因,就是为了一个快字儿。
“可是刚才我们算过,在45公里范围内,我们没法稳定传播电视信号,用模拟传输也不行,太远了。”
一般来说,低带宽的模拟传输的距离是要比大带宽数字传输远的,其实都不用做太详细的计算,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