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维奇也很高兴,说了一声“谢谢”。
宁卫东却没再讨论电影,反而问起电视机:“我发现这里的彩电都是东洋的?”
昨晚上住进来,宁卫东到其他几个房间看了,这几间房的电视都是东洋的。
哈或维奇一愣,没想到宁卫东忽然问这个,回答道:“也不都是,四楼五楼用的是东洋进口的彩色电视机,下面三层的普通客房是国产的黑白电视。”
宁卫东点点头,又问:“为什么不用速联的彩电呢?我记得在五几年的时候,速联就已经开始研制最新的彩色电视机技术,到现在十几年了,以速联的技术水平,应该相当成熟了。”
哈或维奇有一瞬间的尴尬,轻咳一声道:“我们当然有自己的彩色电视机,不过……当初烈宁酒店的服务标准比较高……”
宁卫东心里有数,也没再多问。
实际上哈或维奇已经回答的很明确了,酒店要求比较高,国内满足不了,这才卖进口货。
这个时候,直至八十年代,速联与东洋的关系一直不错。
甚至在莫思科存在大量东洋公司的办事处,不断游走在各个部门,希望获得订单,赚取速联卢布。
当然,这并不能否认速联本身的工业成就,只是尺有所长,寸有所短。
除了宁卫东穿越前,伟大的工业克苏鲁,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在全工业门类里都取得优势领先的地位。
实际上,未来的华国也做不到绝对优势,只能说是相对的。
而速联的短板就更多了。
尤其是电子行业,一直落后于西方。
这也是为什么,宁卫东念念不忘,要跟黎援朝一起搞电视机组装厂。
这个厂子建成,到时候不仅能供应国内,还能向北卖到北高利和速联。
只要价格便宜一些,在表面上看跟东洋彩电一模一样,一定能在速联卖爆。
从酒店的高档房间使用东洋彩电能看出来,在家用电器上速联人也是认东洋货的。
没办法,这就是属于东洋制造的时代。
宁卫东又跟哈或维奇从酒店唠到了普通老百姓家里的电视机。
如今速联老百姓家里的有电视机的很多,这比华国还是先进的,但也多是黑白电视。
而且电视机的价格虚高,一台电视机大概需要一名工人一年的工资收入。
速联生产的彩色电视机则需要两年,进口的东洋彩电则需要三年工资。
在华国,本国生产的黑白电视机,价格大概是伍佰元。
大抵上也是一名国营工人一年多的工资。
但别忘了,这个年代的速联可是发达国家,是与阿美莉卡并肩的,唯二的第一世界国家。
卢布的购买力远超人民币。
两边购买一台电视机,同样需要一年工资,这差价就相当大了。
宁卫东听着,面上不动声色,心里难以平静。
只要能在东洋搞到显像管,弄到国内来组装,再运到速联来,绝对能赚翻了。
这时的卢布兑换美元是0·6:1,美元兑人民币是1:1·6。
卢布兑人民币就是0·6:1·6,接近三倍的汇率差。
两边电视机的价格却差不多,速联的价格更高。
造成这个结果,还得归功于国内的票证制度,在供应不充足的情况下,压制需求把物价控制在一个比较合理的区间。
要不然国内的电视机绝对不是这个价格。
宁卫东思绪电转,哈或维奇则说起了正事:“今天上午我与卡得罗也夫酱军的秘书取得了联系,把你这边的情况做了说明。”
宁卫东一听,立即收拢思想打起精神:“那边怎么说?”
哈或维奇道:“很不巧,卡得罗也夫酱军没在市内,前天下午前往部队视察去了。”
宁卫东皱眉,他不知道对方是真没在还是随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