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其他类型>汉官> 第27章:愿附骥尾【4K】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7章:愿附骥尾【4K】(2 / 4)

县城几乎少有秽貊足迹。

这是优点,也是缺点。

待戏志才在地上划出大概的地形之后,魏哲很快也看出了问题。

没办法,朝鲜半岛本来就像条黄瓜一样,地势狭长。

如果将秽貊和三韩地区联系在一起的话,那基本上就已经纵贯朝鲜半岛了,东西长度将近有两千里之多。

见此情形,魏哲不由颔首道:“不错,确实不能一概视之。”

原本魏哲还想让管休负责执行,现在看来还是低估了此事的难度。

别的不说,至少这两千里路来来回回跑下来,管休不死也残。

当然,这并不是什么大问题。

具体方案有了,如何执行完全可以慢慢搜罗合适的人选。

于是在两人在讨论了几句之后,便暂时搁置,重新回到县寺办公。

……

与此同时,石潭乡。

当县吏的离去之后,元氏坞外的几人笑脸顿时一收。

没办法,谁让这次他们足足交了两百石税粮呢,心情能好才怪。

不过面对魏哲这种强势的县令,他们也没有胆子敢继续玩手段。

豪强就是这样,只要地方长吏能压服他们,这些人大多都会很识趣。

至少现在元氏就要比田氏、张氏识趣多了。

“子良,你可想好了?”只见一苍髯老者看着一黑衣中年问道:“若是为了家业,倒是不必委屈自己,我家虽算不上富裕,但总还是能撑几年,届时熬走那魏公威就是了!”

此人便是元氏家主元伟,而那黑衣中年便是他的长子元骏。

与中原郡县不同,带方县拢共也就不过四家豪强。

除了已经覆灭的阳丘田氏、昭明张氏之外,剩下两家便是李氏与元氏。

其中李氏一族居住在城东三泉里,说来也是外来户,迁居带方并不久。

实际上李氏是六十年前才来到带方县的,当时的当家人乃是一个方士,据说十分擅长风水术数,身家也颇为富裕,来此之后很快便置办了一些产业,不过平日里十分低调。

至今带方城内都有传言,说李家祖上恐怕是牵扯到了朝堂斗争之中,这才不得不逃到带方这种偏远之地安居乐业,不过也只是街头巷尾的闲聊罢了。如今跋扈将军梁冀的骨头都不知道烂成多少块了,便是有什么瓜葛也早就散了。

或许是因为这一点,李家人向来十分低调,平日里也主要就是做些海货买卖,田亩也有,但却并非唯一产业。

魏哲来此之后,李氏也基本上都随大流,从不特立独行。

相比之下,元氏算是带方县最早的一批土著了。

带方县下仅有阳丘乡、昭明乡、石潭乡三处乡社,那元氏便世居石潭乡。而石潭乡之所以有这个名字,全因此地有处石潭便是寒冬腊月也从不结冰,渐渐由此得名。

说起来元氏比阳丘田氏来的还早,但是他家的田亩却不算多,反而是像秽貊人一般开辟了不少草场,因为元氏的根基在畜牧之业上。

不知为何,他家的牛马羊成活率都要比别家高,而且没有腥臊味道,仅凭这一点就足足矣让元氏的牛羊畅销乐浪九县。

靠着这招绝活,元氏虽然每年赚的没别家多,但却细水长流。

可是家财豪富之后,人总是会想要更多。

譬如元骏,他如今就不满足于在闲居乡里,老死坞堡之中。

只见他眼神决然的看着那苍髯老者道:“父亲,我已而立之年,再不拼一次就真没机会了!魏公威此人绝非一县之才,若不趁其微末时主动投靠,日后我家便是想要举家依附都难了!”

见他说的如此果断,元氏老家主元伟也只能无奈的叹了口气。

元骏见状,这才朝着老者长拜一礼,而后方才上马离去。

……

“元氏子主动前来效命?”

大堂内,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