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里,钟扈都忍不住面露惊叹之色。
虽然三韩方言大同小异,可能如此快速学会一门蛮夷语言也确实挺令人佩服的。
魏哲闻言不由微微颔首,而后又问:“那元骏呢?可有耍什么滑头?”
“这倒是未曾见到。”只见钟扈一五一十的说道:“自其就任厩啬夫以后,县内马政大有好转,几乎少有病马发生,我等战马也多赖其助,如今都壮实不少。”
简而言之,这两个人都在憋着劲想要出人头地。
对于这样的结果魏哲自然是满意的,于是二者的观察期总算结束了。
在仓库外来回踱步了片刻之后,魏哲终于开口道:“将这二人都带到此处来吧!”
说罢,魏哲便坐在院内的凉亭中默默沉思起来。
钟扈见状顿时轻轻摆了摆手,让亲兵前去传令,而后便亲自守在门外不让人打扰魏哲静思。
……
片刻之后,凉亭内。
当元骏与管休两人听完这个计划后,整个人都惊呆了。
不过随即无论是元骏还是管休,都忍不住激动的满脸通红。
要知道这可是灭国之事啊!
即便主导者是魏哲,但是能参与其中对于他们来说也是莫大荣耀。
元骏当场便向魏哲立誓道:“请县君放心,属下必不让傅介子专美于前!”
此刻元骏是真的下定了决心,即便是死也要守口如瓶。
没办法,自前汉开始汉使就是这个德性。
至于管休想的则更深入了一点,其实在刚听完魏哲的计划后他就觉得莫名的熟悉,然后很快便意识到这不正是他家先祖的手段么?
据传春秋之时,鲁国盛产“鲁缟”,此种绢帛以薄著称。于是身为齐相的管仲便建议齐桓公和众大臣俱用鲁缟制衣,短短时日便令“鲁缟”风靡齐国上下,大小官员俱以穿鲁缟为荣。
随即他又下令禁止齐国人织缟,所有制衣布料必须全部从鲁国进口。如此一来,鲁缟开始供不应求,价格上涨。鲁国百姓见织缟有利可图,纷纷放弃农桑,全力制作“鲁缟”。
最后管仲又颁布命令,对贩卖鲁缟的鲁国商人施以重奖:贩缟一千匹,奖三百金;贩缟一万匹,奖三千金。
随着管仲这“轻重三策”实施,鲁国很快便从上到下掀起了制作鲁缟的狂潮,肥沃的田地开始荒芜。
然而过了数月,当鲁人眼巴巴的等着齐人过来购买时,管仲却突然下令停止进口鲁缟。一时间鲁国经济瞬间崩溃,国内一片混乱,鲁缟大量积压,粮食极度短缺,鲁国人无奈之下只好向齐国购粮,不想管仲马上哄抬粮价,鲁国君臣不得已之下,只能屈从于齐国,加入齐国的阵营。
后来管仲几乎用同样的手法,针对衡山国的利剑,以及楚国的鹿下手,操控二者市场。
结果就是衡山国举国降齐,沦为郡县。
楚国也因此经济混乱,国内萧条,不得不向齐桓公低头,令齐国成功的举行了“召陵之盟”。
召陵之盟一成,齐国霸业方才正式确立。
可以说管仲才是经济战的鼻祖,三千年前就在玩这些手段了。
作为管仲子孙的管休万万没想到,管夷吾之后没有学到的轻重之术,倒是让一个外人学到了精髓。
幸好魏哲如今成了管氏女婿,给管氏留了一块遮羞布,否则他们这些管氏子弟真的无颜自称是管仲后人了。
不过感慨归感慨,很快管休便抓住了重点,只见他面色一正道:“容卑职多嘴一句,不知县君欲以这些带方铁钱购买何物呢?”
如果魏哲想要像他先祖管仲一样,通过操纵某样物品的价值,那么管休还真的没把握能干好这事儿。
毕竟即便是数百年前的鲁国,那也比如今的三韩要先进的多。
对于一个部落林立,完全没有全国性的市场下手,恐怕即便是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