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他临走前才布置好的吧!
然而对于魏哲的眼神,戏志才却丝毫不以为然。
“当下朝局,不为天子所喜,便为天子所恶。”只见戏志才无奈的解释道:“明公若是出身名族也就罢了,尚且还能保住这份功勋,但无此出身,明公便必须获得天子赏识了!”
戏志才的目的很简单,那就是让天子对这个结果满意。
天子满意了,魏哲的这份功劳才算是有了落实的基础。
否则中间但凡有哪位大佬随便插一手,魏哲恐怕都要前功尽弃了。
谋士谋的,其实就是人心。
譬如今上既然喜欢虚荣,那就按这个路子写好了。
至于这二十八城到底是什么时候出现的,那不重要!
在听完戏志才的话后,魏哲不得不承认他确实说的有道理。
相比于将一切寄托于运气、寄托于大佬的良心,他觉得还是主动出击更靠谱。
……
且不说魏哲带领大军回到带方之后,县内如何欢呼雀跃。
随着魏哲的奏疏递交到朝鲜城,很快便在郡府内引起了一阵轩然大波。
话说乐浪郡就九个县,带方县发生了什么郡府这边其实也有所耳闻。
对于魏哲大肆招揽流民屯田,乐浪太守其实是乐见其成的。
甚至当魏哲重立带方县校,并且邀请邴原出任祭酒的消息传来后,乐浪太守张岐更是曾对主簿感慨道:“但使诸县皆如魏公威一般,吾又何至于劳于案牍之间!”
可以说相比于魏哲,其他八县的县令几乎与废物无异。
尤其是他眼皮底下的朝鲜县令,简直无一是处。
然而也正是这份大意,让他对带方县有些掉以轻心。
故此等他得知魏哲竟然带着县中义兵出塞击胡时,已然为时已晚。
说句老实话,如果张岐提前得知那肯定是不会让魏哲出兵的。
毕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他只想当个太平太守罢了。
然而张岐没有想到,魏哲竟然还真的成功了!
念及此处,张岐的脸色顿时有些复杂起来。
见此情形,主簿王恪不禁犹疑道:“府君,那此事该如何处置?”
闻听此言,张岐没有回答,反而问道:“城中反应如何?”
王恪闻言当即老实回道:“郡中各家闻言俱欢呼雀跃,对带方令魏公威也大加赞誉,听闻有几家已然派人携带贺礼前往带方拜见了!”
王恪此言可是一点不虚,毕竟就算是地方豪强也喜欢安定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