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话中都能感受到对面丈母娘的那种激动和感受。
什么叫有能耐!
谁家的姑爷能出书!
谁家的姑爷能这么牛的出书!
谁家姑爷能这么牛的把五千多的稿费都捐给社会!
比比!
今天她在单位太露脸了,新同事都在议论,敢情这报纸上的人物竟然是丁编辑的姑爷子。
到底是顾家选出来的姑爷,就是强人一等啊,在羊城这边来看,能在京城出彩的年轻人,那得是个多么的厉害角色。
而在看见丁编辑的谦虚,以及不时透露出来的这姑爷是她给闺女选的时候,那些女编辑们更是打听起了她选姑爷、看人的诀窍了。
嘿,这可真是让她有了在新单位打开局面的话题了。
现在谁不羡慕她,谁不想跟她聊聊相姑爷的法眼。
报纸上关于李学武的个人信息很详细了,二十岁的副处级干部,还是普通家庭出身的战斗英雄。
都言说顾海涛为人刻板认真,不善交际,更不喜攀炎附势,结交权贵,从选姑爷这一点来看还真是如此。
两个儿子一个闺女都交给了部队,妥妥的热血衷肠坚定不移的老组织了。
而现在选择的普通家庭出身的姑爷也是在岗位上实现了人生价值,更是让人羡慕不已。
他们也开始更多的考虑在子女婚姻问题上是否要考虑这种情况了,普通家庭出身的有为青年可能比高干家庭出身的孩子更有韧性,更有进步心。
这些人倒是没有想过顾家会帮助姑爷获得这些荣誉,或者帮助姑爷进入到某个层面。
因为从李学武的人生轨迹上是有迹可循的,更是在这些荣誉上是得不到怀疑的根据的。
最起码写书这件事就质疑不了,双预案的设计和总结是李学武在地震中搞出来的,四月份地震中李学武的表现也不是谁能质疑的。
怎么质疑?
难道说地震是李学武搞出来的?
劳动模范奖章,地震奖章,工作成绩,军勋章等等,都是一步步做出来的,想跟丁凤霞质疑一句都没有理由。
最简单的,冬天跳冰河去救孩子,这个谁能怀疑的了,谁家会把孩子扔河里让李学武去做假。
顾宁也是听到了书房里的说话声,从主卧室走出来看了看李学武。
“是妈”
李学武示意了一下电话,随后对着丈母娘解释道:“小宁去洗澡了,刚出来”。
说完将电话示意着交给了顾宁,顾宁看了李学武一眼,不明所以地问道:“有事?”
电话那头的丁凤霞也是有种浓浓的挫败感,跟姑爷说的可好了,却是被闺女一句话打击的什么心情都没有了。
好好的为啥要生闺女,直接有姑爷不好吗?
闺女这话是什么意思,明显的嘛,前天刚打了电话,今天为什么还要打?
待顾宁接了电话后,听着母亲说了李学武捐款的事,顾宁也是不由得瞪大了眼睛,不敢置信地看着去倒热水的李学武。
电话那边的丁凤霞也是听出了顾宁的迟疑,便问了顾宁知不知道这件事。
顾宁说现在知道了,给电话那边的丁凤霞又掘了一下子。
这个闺女哪都好,乖巧懂事可人疼,就是性情太冷淡。
丁凤霞又旁敲侧击地问了两人之间的感情关系,待听见都还好的情况这才松了一口气。
她真怕李学武不搭理顾宁啊,这么一个事事不管,啥事不问的媳妇儿天天看着不闹心?
丁凤霞都觉得自己闺女委屈了李学武了,这么优秀的小伙子要是她儿子就好了。
电话里跟闺女说了要多关心李学武,多跟李学武交流,多照顾李学武的生活,不要耍小性子……
顾宁听着母亲的唠叨只觉得自己好像要被李学武抛弃了似的,得努力追赶才行呢。
等撂了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