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都市言情>饮食男女> 第1096章 更狠一点,直接回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96章 更狠一点,直接回炉(4 / 8)

在这期间,建筑队不会停工,继续抢工期,在上秋封冻以前将受温度影响的工程再进一步推进。

包括新建项目的地基工程、新的船坞等等,活总是忙不过来。

李学武在京城,坐镇红星厂,自然是不用替徐斯年操心如何施工和管理造船厂的问题。

他协调给工程师和委办人员的是工程工作,也是人事工作。

李怀德找的关系,托到了一机部,要从江南造船厂交流一些人来,帮助营城造船厂造大货船。

第一艘万吨级远洋货船东风号就是江南造船厂负责制造施工的。

创造了120多天完成从下料到试航的所有施工工艺和程序。

四个月造一艘万吨级远洋货船,是西方世界造船厂的制造标准,甚至要超过大多数造船厂。

当然,你可以说江南造船厂集中了全国的优秀力量,这艘东风号是争气船,是面子船。

但不可否认的是,从东风号开始,中国就有了制造万吨级货船的能力和技术。

总要走出第一步,才能知道未来会遇到多少困难。

四百多项新技术,是边施工边摸索出来的宝贵经验和财富。

红星厂拿出了自己的特种钢材冶炼金属,以及红星造船厂压箱底的技术,跟对方换了造大船的技术。

双方算得上是公平交易,各取所需。

虽然造出了第一艘万吨级货船,但江南造船厂随后并没有陆续开展大型船舶制造的工程。

之所以称之为工程,概因为万吨级远洋货船在目前的制造业领域就是工程级别的目标。

红星厂也是因为有法国人给技术,给设备,还要拿货船抵补偿贸易的账单,所以才选择上马的。

不然按照李学武的计划,万吨级货船至少要在五年后,甚至八年后才敢想,才敢干。

说一个最简单的数据,万吨级远洋货船的主发动机需要将近九千匹马力的低速柴油发动机。

光是这样一台发动机就有四百吨重,比火车头都要大。

红星厂根本没有这样的发动机生产技术,这玩意儿可跟拖拉机的发动机不一样,说自己搞就能搞。

就算是红星厂搞的那台威利斯发动机,都已经落后多少年了,可也是吃了整整一年才吃透技术。

红星厂的科研所里有的是大拿,华清以及很多大学的专家级教授都被李怀德划拉过来了。

也正是目前的教学环境不稳定,生产环境同样有所特殊。

所以江南造船厂才同意以人才换技术,答应协调给营城造船厂支援一批造船专业技术人才。

不算营城造船厂本身有的技术人员,华清大学有一部分动力学和船舶制造专家也在营城工作。

现在再协调来一部分有着大船制造经验的专家,相信营城造船厂第一艘万吨级货船生产计划会走的顺利很多。

这里不得不说一下,法国佬的谨慎和唯利是图。

人家的态度很是明确,投资你是看好你在国际市场上的生产能力,也就是所谓的低成本生产。

可以给你技术,给你生产设备,但绝对不会给你先进的研发技术和能力,就是没有发育能力的粮食,人家要保本。

一个大合同框架下包含了很多合作项目和细节,技术和设备的投入成本人家要在短期内收回去。

通过万吨级货船,多了说半年,这种风险抵抗程度还是很有保障的,人家在外事馆有人支招嘛。

相比较意商安德鲁的那种投资,圣塔雅集团给出了更多的合作机会,几乎包揽了红星厂在东南亚地区的所有重工类的销售项目。

只要红星厂能接得住这些订单,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产品生产,人家就按合同约定付款。

是的,补偿协议中设备和技术的钱有一部分已经被万吨级货船冲抵了,自然是要通过资金手段来进行贸易。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