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忒多——”李学武听明白两人啥意思了,钢笔敲了敲,便也没再为难他们,“文艺宣传,重点还是要放在宣传上面。”
他一边说着,一边在文件上做了批示,“外貌上要符合时代特征,但也要给发展做出留白。”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咱们现在都讲究内在美。”
李学武抬起头,看了两人一眼,道:“所以在工程设计上要为艺术做好服务工作,这样艺术才能服务宣传,服务大众嘛。”
看着他推过来的文件,两人对视一眼,还是宣传一科长主动接了过去。
文字很简练,跟领导刚刚说的不太一样,又好像没什么差别。
不过两人都是老机关了,只扫了一眼便都看懂了,笑着点头应是,各自道谢出去了。
——
“毛病多——”
李学武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目光扫向了对面坐着的岑辅尧。
岑辅尧是钢城联合工业管理处的处长,与京城三产工业管理处和津门贸易管理中心同级别。
这是红星厂经济贸易领导小组的三驾马车,他与庄苍舒和王羽正是领导小组的三个马车夫。
李学武是领导小组主管组织协调的副组长,这次回京,岑辅尧特来做工作汇报,同时也聆听李副组长的指示。
“基层的工作不好干。”
岑辅尧笑着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看似在为两人说情,实则话里有话。
“干好了是义务,干不好是责任,一个领导一个想法,怎么干,干什么,多有束缚。”
“看来你是嫌领导多了?”
李学武洒然一笑道:“得了,回头我跟厂里说说,你们就不用回京述职了。”
“别人我是不管的,”岑辅尧笑着打哈哈道:“我一定是要来汇报工作的。”
他放下手里的茶杯,半是认真地讲道:“对工业发展脉络的掌握,全红星厂挑人与您比较,无出其右。”
“我可不是当着您的面恭维您,您也用不着我恭维。”
岑辅尧笑呵呵地翻开笔记本说道:“钢城工业要是没有您参与规划和设计,也没有今天的辉煌和成就。”
“这就算是拍马屁了——”
李学武点了点他,放下茶杯说道:“我不是不喜欢听恭维的话,我是想听真话啊。”
他坐直了身子,看着眼前的报告问道:“羚羊什么时候能实现量产?有计划了吗?”
“最迟不过十月,试生产状况良好,车辆工程研究所的同志正在做最后的补充和调整。”
见李学武谈正经的,岑辅尧面色认真了起来,汇报道:“依照摩托车生产线的生产反馈,王钢同志的意见是再稳一稳。”
“我不是在催你,工程师的意见还是要充分考虑的,”李学武看了他一眼,提点道:“量产不是目的,有规划和计划的生产才是核心目标。”
他点了点手里的文件,道:“你能看得出来,下半年厂里会在政策和行动上对汽车工业有所倾斜,这是你的机会,你得把握住啊。”
“我明白您的意思,”岑辅尧认真地应声道:“在遵照科学发展和技术为先的基础上,我们会充分协调产能,配合厂里做好调控……”
“销售处那边正组织专业人才培训班,着重培养贸易和销售管理人才。”
李学武手里的钢笔点了点桌子,看着他说道:“不要等着厂里给你喂食,自力更生啊同志。”
“客车厂、轿车厂、工程车厂,今年仅汽车工业就上马这么多项目,你有几只手啊?”
岑辅尧额头见了汗,没想到李学武的消息这么灵通,或者是有人告状到了这边。
“厂机关在搞人事变革知不知道?”
李学武放下手里的钢笔,看了他一眼,似是意有所指地说道:“我不信你听不到消息。”
“是,我听人说起过……”岑辅